【采访感言】
采访中,我脑海里始终充盈着三个字——“接地气”。在乡镇、街道设立检察联络室就是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去触摸群众的内心,感悟他们的诉求,也就是检察工作的“接地气”。可以说,大庆市龙凤区检察院真正实现了工作平台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2011年11月8日,正值立冬。我驱车前往大庆市龙凤区兴化街道检察联络室。
一进联络室,就听到“同志啊,我的打工钱用工单位没给,能不能帮咱要一下……”“我觉得法院对我的这个判决不公,听说检察院能管,就来反映反映,您看怎么办……”
“您别急,我先把情况记下来,了解后再给您答复……”“大爷,您所说这个事儿,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但既然您信得过我们,我们就帮你联系一下相关单位,您看行不?”……
尽管,立冬的天气已让室外泛起丝丝寒意,但在龙凤区兴化街道检察联络室内,随着驻室检察官一句句嘘寒问暖、情真意切的解释、答复,使原本持着各种心态来访的人顿觉多了些理解和尊重,室内充盈着春天般的温暖与和气。
2008年初,龙凤区检察院在辖区成立了“社区信访联络服务站”。初衷就想让它起个“消防员”的作用,对群众来访的不稳定因素“扑一扑、灭一灭”,把情绪理顺,让问题化解在辖区之内。2009年3月,针对案件线索来源不畅,社情民意掌握不详的实际情况,院党组又把它作为拓宽案件来源的途径,将服务站更名为“社区控申举报法律服务站”,规定服务站可直接受理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
2010年初,该院又将“社区控申举报法律服务站”改名为“社区检察联络室”,并赋予了它受理来信来访、群众举报、普法宣传、化解纠纷、“五外人员”监管等七项职能,使检察联络室真正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据统计,近两年来,社区检察联络室的矛盾调解成功率达到97.6%。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