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10月22日召开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五次年会上,曹建明检察长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亲切交谈简闻之摄
●10月10日高检院印发《“十二五”科技强检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的下发,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检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检察机关顺应新技术变革,以科学技术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中心,以全面提升科技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基础建设和安全保密建设为保障,以电子检务工程为突破口,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推进建设、突出应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思路,实现检察机关科技发展从建用并举向以用促建的战略转型,充分发挥科技对检察工作的支撑、推动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10月10日高检院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
会议通报了2011年以来检察工作情况和办理建议提案工作情况,听取大家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曹建明检察长表示,代表委员的监督和支持是做好检察工作的不竭动力。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与代表委员经常性联系,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采取走访、邀请参加专项检查、召开座谈会、送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日常联系,不断改进联络方式、细化工作流程,通过真诚、优质、高效的服务,使代表委员能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地了解、监督检察工作。
曹建明强调,要高度负责地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以及代表委员转交的事项,这是检察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关切和期待的重要途径,是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
●10月17日高检院印发《“十二五”时期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第十三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全面强化执法保障,高检院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计财装备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深入推进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与检察职能特点相适应、全覆盖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基本建立;持续增加各级检察经费投入,检察经费保障的总体水平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科技强检战略,检察机关办案、办公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深入实施投资保障机制改革,以“两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强化预算、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加强思想、能力、作风和廉政建设,计财装备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10月18日曹建明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会议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中央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10月22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五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本次会议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五章:资产追回”为主题。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主席、中国首席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开幕式上致辞,就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为平台,加强资产追回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和预防腐败犯罪提出3点意见。
第一,各国、各地区反贪执法机构应充分认识腐败资金跨国、跨地区转移的危害性,把打击腐败资金跨国、跨地区转移和洗钱活动作为工作重点,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第二,各国、各地区应在尊重主权,承认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差别及反腐倡廉工作特殊性的基础上,切实履行国际公约、条约义务,深化双边、多边务实合作。第三,各国、各地区反贪机构应通过高层互访,定期研讨、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增进互信,深入合作,提高资产追回国际合作水平;应在遵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内,在不违反本国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资产追回的履约能力,探索和丰富资产追回国际合作方式和渠道。
●10月25日曹建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专项报告
曹建明检察长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促进公正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说,基层检察院是检察工作的基础,关系检察工作全局。2008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全国人大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要求,坚持将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事关检察工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