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人大之初,张豇菲代表还是个班长,现在已经是连长了。他第五年听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他的话说,是“越来越能听出门道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是‘覆盖’。” 他对我说。
覆乃盖之意,覆盖作为一个政治术语,喻指某一项政策惠及广大民众。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民生部分3次提到“覆盖”,分别叫:覆盖、覆盖面、全覆盖,而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覆盖”一词反复出现。
——2011年进行的“覆盖”:社会保障领域“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
——2012年将要“覆盖”的目标: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的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这些“覆盖”的成果是令人可喜的:2147个县(市、区)城镇居民进行了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了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成效明显,农民工就业总量达到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今年将要提高到240元,全民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12类大病将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去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中国正在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细数“覆盖”,代表们感触良多,民生问题的“覆盖”不同于为人民办一两件好事,也不同于在某个方向、某个地区开展一两项惠民活动,它具有投入大、惠及面大和缩小差别的明显特点,对于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着非常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26年前,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时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李殿仁代表说:“小平同志的理想正由我们党和政府把它变为现实。我们党是一个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广大’就不能允许扩大贫富差距,‘广大’就不能让农民兄弟和低收入家庭落在现代化的后头。中央政府提出‘覆盖’‘全覆盖’,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表达。”
“覆盖”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实力的表现。在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上加大投入,急了办不到,慢了群众不满意,在我们“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党和政府抓住机遇,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和促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王森泰代表说:“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天排房,地排粮。民生对于老百姓那是天大地大的事,中国还不富裕,我们党和政府敢于为人民拿出‘覆盖’的行动,必然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覆盖”,愿这样的热词更多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报告里、文件中,化为温暖民心的行动。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