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观察

林嘉騋委员建议禁止公款消费茅台引关注

时间:2012-03-07 23:44:00  作者:刘少坤  新闻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核心提示:今年两会期间,“三公消费”的话题不断升温,无论是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将“三公浪费”入刑,还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均在舆论中引起共鸣。而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关于禁止公款消费茅台酒的建议,同样引起高度关注。 

  【事件概述】 

  据3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其中提出4点建议:立法禁止或者限制政府机关公款采购茅台酒;立法禁止或者限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垄断型国有企业公款采购茅台;禁止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务宴请喝茅台酒;适时修订法律法规,把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送礼行为中的“送茅台”等行为,作为违法或者犯罪的行贿受贿处理。林嘉騋表示,茅台酒近来价格暴涨,公款消费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容易导致腐败。据茅台内部人士介绍,每年直接销售给政府部门的茅台酒占总销量的15%左右。 

  【背景资料】 

  茅台10年涨价逾6倍 

  据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具价值的奢侈品牌排名,国酒茅台以12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全球第四大奢侈品牌,品牌价值高于国外名牌奔驰、香奈儿、卡地亚。从2002年开始,白酒价格开始全面上涨,当年茅台出厂价刚200元出头,零售价还不到300元;2003年10月茅台出厂价提高23%,至268元;2006年2月10日出厂价提高15%,至308元;2007年3月1日出厂价提高16%,至358元。到2008年,其零售价已突破700元,2010年价格翻番,而2011年又涨了55%,零售价超过2000元。10年间,茅台零售价上涨超过6倍。 

  贵阳某区政府一年接待用掉100箱茅台 

  贵阳市下属一个区政府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该区政府办一年的接待最少需要100箱的茅台,每箱12瓶,一年消耗大约是1200瓶以上。如果算上党委、人大和政协四大班子中其他三家单位,消费总量还应高于这个数字。另一个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该区政府打报告向茅台酒厂要酒大约2到3次,每次都是100多箱,算下来每年要酒300箱左右。由于茅台酒的涨价,该区也曾经想更换接待用酒,用本地的老土酒来代替,但客人来了还是不认(别的品牌),没有办法还是只能喝茅台。 

  【专家意见】 

  公款消费导致茅台价格上涨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茅台整个销售渠道中,70%-80%的产量用于特供、团购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经销商的供应,只有20%-30%通过专卖店等渠道到达终端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赵喜忠:买茅台的(消费者)基本没有自己喝的,而喝酒的又不买茅台;一瓶茅台价格上千,非常容易滋生腐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茅台这些年价格上涨,公款消费占据了主流,因此应该限制公款消费茅台。 

  【媒体评论】 

  公务接待与其禁茅台不如禁酒 

  3月7日,《大众日报》刊文《公务接待能否实行全程“禁酒”》认为,公务接待理应属于公务餐性质,原本不应该喝酒,哪怕是啤酒。但是现在的公务接待普遍盛行喝酒,一顿饭恨不得喝得天昏地暗才罢休。今年两会,有政协委员提议禁止公款采购茅台酒,此建议虽好,但治标不治本。比如,禁止公款采购茅台酒,那么一些单位还会采购其它酒,现在一些地方名酒价格也不菲,如果敞开喝,一年下来也将是一个“无底洞”。与其禁止公款采购茅台酒,倒不如公务接待全程“禁酒”,也就是说,公务接待的标准就是基本的公务餐,不上酒。 

  根治公款消费“顽疾”须建立长效机制 

  3月7日,华声在线评论《治理“三公消费”不能止于“禁买茅台”》认为,毋庸置疑,提出“立法禁止公款买茅台”对于公款消费具有一定的抑制甚至是震慑作用,然而平心而论,仅仅通过“禁买茅台酒”来抑制公款消费,这样的途径及其效果都太过孱弱。想要彻底根治公款消费这个“顽疾”,最根本的是建立健全抑制公款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公款消费步入法治化、合理化、正常化的轨道。相关主管部门要明确公款消费的最低标准和最高上限,督促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完善公共管理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将公款消费纳入工作绩效评估,并建立惩戒机制,对于超标准进行公款消费的,超额部分用个人工资抵消,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重者考虑开除公职;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将公款消费对社会和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大众和媒体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异化的“病毒”在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照耀下无法“变异繁殖”。 

  【网民观点】 

  应限制公款接待金额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neulijing1”:治标不治本,应该限制公款招待金额! 

  网易中国手机网友(IP:112.224.*.*):公务招待为什么要喝酒?应该是盒饭。 

  雅虎湖南省娄底市网友“h131204799112@yahoo.cn”:公务活动就不能做到不喝酒、不抽烟吗?应该在所有的公务活动中取消烟酒招待,吃盒饭,节约纳税人的钱财。 

  搜狐广东省广州市网友“搜狐网友3852153”:应立法禁止政府、国企公款买百元以上的酒! 

  搜狐手机网友:用纳税人的钱,不允许喝百元以上的酒。 

  搜狐手机网友:制定标准,公务接待宴请一律不准超过标准。 

  问题不在茅台 

  雅虎甘肃省天水市网友“休闲时刻”:别只抓着茅台不放,问题出在可以用公款消费茅台的人身上,而并非茅台本身。 

  雅虎广东省网友“chinapak002”:现在官场的风气是这样,喝酒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要喝这酒,而是酒的档次低意味着被怠慢,心里不爽。 

  腾讯微博网友“张正坤”:禁止消费茅台?开玩笑,治标不治本的事,不觉得提出来是哗众取宠么? 

  腾讯微博网友“夏震”:只制约一项不行,要把“三公”费用全部限制起来,每年浪费这么多民脂民膏还不如用在改善民生上。 

  应健全财政审计监督机制 

  雅虎广东省广州市网友“mouguas@yahoo.cn”:官方财政没有独立的第三方会计制度,是造成以权谋财、以权谋利的根本原因。县级、市级政府应该只建立一个统一的财政管理中心,各单位只设一名人员进行资金出入的分类统计和报表,并与财政中心财务进行相互监督,彻底取消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各单位人员的报销经过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意后,由审批者以电子方式向财务中心申报,报销者凭单据到财务中心核销报账。同时,规定每周报销的时间,进行单位轮换报销,避免集中报账情况出现。 

  将“三公”消费透明化 

  腾讯网友“鱼者千虑”:将“三公”消费公布于众,还民众知情权和话语权,公款高消费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不需要专门立法禁买茅台,即便这样禁了茅台,可以预见五粮液等其他高档酒立马涨价。 

  搜狐乌兹别克斯坦网友“马龙6507”:立法要考虑可行性啊,政府部门的发票上可从来不显示茅台还是五粮液啊!关键是政府部门的预算、消费等要透明化,如果做得到这些,就算买茅台、五粮液也是无可厚非的。

  (作者:刘少坤 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责任编辑:zywsg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