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观察

政协委员建议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货获网友支持

时间:2012-03-08 23:39:00  作者:李永刚  新闻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核心提示:近年来,“政府优先采购国货”,渐已成为社会公众认可的共识。为振兴经济,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均制定了要求购买本国产品的规定。虽然各国政府采购法规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倾向本国产品,购买国货原则已经成为多数国家所遵循的国际惯例。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政府采购国货理念、机制、政策等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借鉴其他国家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保护国货的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前支持国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项。

  【新闻概述】

  据3月6日人民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采购应该在同等价格条件和技术指标相同的条件下,尽可能购买中国法人企业的产品。“对于政府采购,人们非常关心的是,价格是否合理、选择是否得当、质量和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周汉民建议,政府应公开采购信息、竞卖者,并要有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提供价格指导,这三点非常关键,国家应该立法保障。

  【积极举措】

  2月9日,财政部下发《2012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尽快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优先采购国货,虽有相关的政策文件,但一直没有具体管理办法,以至出现宁愿掏高价买进口货也不买国货的现象。

  2月24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公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入选的均为国产自主品牌,而此前公车采购中颇受青睐的合资品牌则无一入围。

  【两会建言】

  尽快确立政府优先购买国货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建议,国家应尽快确立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国货的理念和政策,并尽快明确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必须满足的条件和标准。通过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支持国内企业生存与发展。此外,还应明确规定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必须由本国企业承接或提供,以此扶持我国工程与服务企业。在具体操作上,应灵活运用如首购、定购等政府采购工具,通过首购和定购等手段增加我国企业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机会,也可为我国新产品提供第一市场,促进企业创新。

  【媒体评论】

  “优先采购国货”重在落实

  《时代商报》评论文章《政府采购“国货优先”当落到实处》认为,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国产品,是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的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规定不仅在实践中执行得不好,而且连规定本身的合理性都经常受到质疑。一些地方在政府采购方面,不仅没有给本国产品应有的照顾,反而设定种种限制,有些明确写明只要进口产品,严重侵害了国内企业的利益。

  【网民热议】

  支持:利于民族企业发展

  新浪网友“疯狂的物价”:支持!一方面体现政府的对国货的支持,引导国内消费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国货的技术改进和质量保证。

  网易广东省网友“wildwolfh”:国产很多品牌是相当不错的,如果从国内采购,中国企业会更有希望!

  网易中国手机网友(IP:117.136.*.*):必须购买国货,支持民族企业发展,虽然国货差点,但连政府都不支持,那国人会心寒,企业没法进步。

  网易中国手机网友(IP:117.136.*.* ):国内有的就不能买进口的,但要限制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不能高于进口。必须是购买国货而不是仅仅“优先”,只有自己不能生产的才能考虑购买合资或者外资品牌。

  网易上海市手机网友(IP:180.153.*.*):支持国货,但不能盲目。公开、透明、合理的价格;过硬的产品质量;公平、公开、合理采购机制。要让纳税人钱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

  网易广东省韶关市网友“gm0058”:国货能有国家认证的,政府必须支持,民族的精神才能传承,国货才会不断强大、进步。有了国人的支持,国货才能研制出更精更细的产品。

  期待:国货应质优价廉

  新浪网友“白眉大侠”:国货要物美价廉,质量要有保证。没有这一条,在社会中就可能出现优先购买其他更好物品的情况。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手机网友(IP:121.14.*.*):价格要以市场为导向,抵制不合理的高价,要有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制度!

  反思:需健全政府采购机制

  四川新闻网网友“王艳”:容易受权力干扰的采购机制和“猫腻空间”,才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购拒绝国货现象背后的真问题。换言之,国货的最大敌人是权力主导的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采购机制,不是洋货。所谓的“国货歧视”只是表象。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政府扶植国货的责任必然会引导市场,国货才能真正走出“优先采购”的政策摇篮,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李永刚 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责任编辑:zywsg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