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当被问到其所提建议是否得到重视时,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回答说,“有些声音曾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发过很多次,但是显然不如在两会上更有力量”。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也发出类似感慨,“如果我是普通教授,喊一百遍车改也没人关注”。
可见,这两位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身份远比他们的主持人和教授身份更有影响力。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两会”这个大平台让他们的声音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正如那句著名的“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世界进入中国时间”所表明的一样,两会就像一个聚光灯,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而作为两会主角的代表委员们,他们的声音会被多于平时数倍的媒体关注和报道。因此,对于参会者来说,若能用好“两会”这个扩音器,对于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大有裨益。
在全国政协中共界别针对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的讨论中,委员们就如何管理“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腐败展开激辩,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一句“公款吃喝的钱都是通过做假账解决”更是引爆会场内外。舆论对此事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就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进行了二次辩论,还对会场上这种气氛热烈、畅所欲言的讨论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这种景象能够成为两会的常态。
利用两会平台,及时就一些热点话题作出回应,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舆情事件来说,相关责任部门只有及时发声才能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就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所作的说明中提到,修正案草案删去了逮捕后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同时,将拘留后因有碍侦查不通知家属的情形,仅限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而网媒在播发这一消息时,多将标题定为《刑诉法修正草案: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可秘密拘捕》。对此,全国人大法工委在8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专门作出回应称,中国没有秘密拘捕,采取拘留这种强制措施后除了涉嫌恐怖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且通知家属有碍侦查的,其他的都需要通知。这一回应,及时消除了网络舆论对刑诉法修正案草案相关规定的误读,平复了正在发酵中的舆情。
在“官员子女出国是公民权利”这一引发广泛争议的委员言论发出一天后,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发表个人看法,“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官员和公民是一样的,送子女出国并不是官员的特权”。其实不论观点如何,这样有来有回的状态已经是一种进步,也体现出了相关责任部门对民意的尊重和关切。正如温总理在出席经济界、农业界别委员举行的联组会上所说的,“政府一定要认真倾听群众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查找不足,改进工作”。除了倾听,还要适时地发声回应,这样才不失为一个良性的循环。
(作者:仝玉娟 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