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扩充民主议政通道,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更多新生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少政协委员近日在两会上呼吁,全国政协应利用换届时机,调整多年未变的界别构成,优化委员结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指出,与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所强调的广泛性不同,提名推荐协商产生的政协委员更注重其精英性。在部分明星委员连年缺席两会、个别参会的也提不出有质量的提案的前提下,有网民担心,全国政协如果过于注重精英意见而忽视草根声音,这一参政议政平台民主协商作用的发挥将会大打折扣。
【主题事件】
3月10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李昌鉴在小组讨论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政协的界别构成也应该有所增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则建议应单独设立法律界别,以适应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永福也表示,在政协委员换届中,要完善推荐程序,让推荐产生的委员更具代表性。本次两会上,重庆、湖南、福建、江苏、新疆、宁夏等六省(区、市)政协主席都赞同调整政协界别,优化政协委员结构,吸纳更多新生代阶层和基层工作者。
【背景资料】
政协界别变化反映社会阶层变迁
1954年第二届全国政协设立了具有特定历史印记的“合作社”界别,还为农民设置了“农民界”,并一直延续到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后改为农业界别。1978年,合作社界别被取消,增加了体育界别。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增加了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和港澳同胞界别。第八届政协将原来的“港澳同胞界”分为“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而由于改革开放的背景,还增设了经济界别。自1993年第八届政协界别调整为34个,其界别总数便再也没有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已经先后有几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界别设置应该新增农民工界别、法律界别等新社会阶层。
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曾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合理设置界别,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
全国政协正在研究界别设置调整问题
另据3月6日《华商报》报道,全国政协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全国政协就将换届,目前全国政协正在收集各地政协的意见、建议,随后将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政协界别设置调整问题,如果可能,一些新社会阶层有望在下一届政协中成为新成员。
【两会声音】
六省政协主席呼吁调整界别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新阶层被排除在政协界别之外,这不利于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重庆市政协32个界别十几年固定未变,但8个党派界别其构成人员的身份、特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所变化,但界别设置未调整,已显得有些落后了。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也提出,107名农业界别的政协委员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协组织的代表性。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主席梁绮萍表示,像农业界别中没有农民的情况在政协其他界别中同样存在,经济界别中鲜见一线的职工,医药卫生界别中很少有一线的医生、护士。来自基层的委员基本都在县、市一级,省上数量就少一些,到全国就更为稀缺。目前委员的构成比例也不合理,文艺界等行业人数偏多,而其他一些行业却未纳入。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指出,政协界别设置未关注到一些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据统计,农民工群体现在有近2亿人,但在政协中并没有农民工的界别;法律工作者已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同样在政协界别中未有涉及。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和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项宗西也同时提到政协界别调整和委员履职的问题,认为委员应该更广泛地代表各个阶层,换届将近,全国政协应该优化委员构成比例,让更多的来自基层的代表进入政协,代表更广泛的群体反映心声,使委员履职更有效果。
【专家解读】
委员推荐的“精英”门槛限制草根议政
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教授金安平分析,政协中没有农民的身影和政协自身特点有一定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强调代表的广泛性,而政协更注意委员的精英性,进入的门槛高一点。在产生机制上,上届委员的推荐在政协委员的遴选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由于基本上都是精英人士在推荐、协商,草根阶层就难以进入政协视野。“大家都能看到的是,人大代表中有修脚的、掏粪的,但政协委员中鲜有卖糖果的、扫马路的。”
【网民观点】
支持政协调整界别 为更多阶层代言发声
搜狐中国网友“天平支点”:应增加“网界”,因为我国有许多网民。
搜狐河北省秦皇岛市网友“真实就是力量”:这个建议好。政协委员应该是各阶层代言人,能够反映现实社会各阶层人的真实诉求。应按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别来划分,比如:工程师协会、科学家协会、产业工人协会、艺术家协会、货车司机协会、出租车司机协会、轨道司机协会、乘务员协会、空姐及地勤人员协会、清洁工协会、农民协会、中小工商企业主协会、大学教师协会、中小学教师协会、律师协会、公务员协会、企业家协会、中学生协会、大学生协会、退休及老年人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自谋职业者协会、失业者协会。所有委员均自掏腰包,不花纳税人一分钱,全部为兼职的志愿者。
搜狐北京市网友“wyzfl”:应该在流动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的城市设立流动人口界别政协委员席位。充分发挥这些人群在对社会需求、自身需求、社会管理、医疗、教育、就业、居住等诸方面反映意见和建议,使建立和谐社会的举措落到实处。
网易辽宁省沈阳市网友(IP:116.2.*.*):建议增加退役军人界。目前全国已有自主择业的退役师团营军官12万人,随着部队的发展这一群体将逐步增大。目前这些人既没有组织去管理,又没有形成统一的政策,散居在各地,成了自由分子。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形成了一股不稳定的势力,所以,建议增加这个界别,给他们参政、议政的机会。
网易北京市网友“zhenghonglie”:再设一个城市下岗工人界!
精英议政又何妨 提案解决问题是关键
凯迪社区网友“东海老水手”:农业界别无农民,很正常。理由有三条:有农业方面的领导、专家代表,不需要农民进;无法与农民对话、协商政治,进了也白进;农民太多摆不平,索性一个也不进。就这么简单!
新浪微博网友“卡姆兰”:是不是农民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民选出来的,能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如果能代表农民的利益,职业政治家做农业界别代表又如何?代表专业化不是坏事,能解决问题就是关键。
基层甘苦尽知 草根声音更加务实
四川在线网友“关东客”:精英委员究竟能否代表自己说话,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有赖于其个人的参政议政能力和兼济天下的社会良知。政协需要吸收精英,但更需要普罗大众。如果说明星们的加入给政协带来的是一股新鲜的空气,而农民、护士等一线人员的加入将使政协的工作更加务实。
新浪网网友“孤单的鹰”: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是一种悲哀,不要说农民没素质水平,只有当官的才有水平。在农民中有大批有识之士,只要给他们一席之地,他们会把议案写得更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更能准确道出农民的心声。
红网网友“雷钟哲”:不是说其他人员不能表达农民意见,可“表达”和“组成”并不相同。不是种田的人,未必对农民甘苦尽知。已有的界别,也不能虚有其名、鸠占鹊巢,或者只重精英轻视草根,彻底屏蔽草根的声音。
新浪网网友“无聊”:农民确实没有管农业的领导懂得多,但管农业的领导不一定能代表得了农民。这些年,农民因代言人缺失导致利益受损的情况比比皆是:拆迁、粮价、配套设施……
不止界别要调整 履职能力也是问题
新浪微博网友“小吉粉丝”:现在有过多无法代表人民心声的文艺委员。
腾讯网网友“飘”:政协要减少明星委员,比如没时间参加两会的。
环球网匿名网友:一个界别那么多委员,真正提提案的有多少?
(作者:侯文昌 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