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舆情观察

保护个性官员 弘扬官场正气

时间:2012-03-11 23:01:00  作者:王永丽  新闻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年来,在中国政坛上出现了一批个性官员。他们或者敢于挑战官场的所谓“潜规则”,立场鲜明,仗义执言;或者敢于揭露政治领域中的敏感问题,直击社会时弊,把官位和乌纱置之度外。这样的个性官员,往往被老百姓视为“清官”、“好官”。 

  去年,湖南就涌现出这样一批个性官员,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4月,时任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的陆群为讨薪民工在微博上向长沙县县委书记杨懿文“叫板”;8月,张家界市城管局副局长龚厚钦举报市长赵小明夫妇染指当地工程;10月,衡阳市司法局副局长廖曜中因不同意局长万春生的“进人”指示而与其大打出手。 

  这些个性官员,在赢得民意尊重的同时,在官场中却往往并不受欢迎。对此,高层的态度究竟如何?在3月10日的湖南代表团开放日上,有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于湖南的这几位“个性官员”,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明确表示,“在湖南,只要符合法律的行为都是受到保护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要符合党章的行为,在党纪之内,也是受到保护的。这一表态赢得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赞许,被视为政治开明的表现。 

  保护个性官员,公众看到的是弘扬官场正气,是“扬善”的一面。另一方面,反腐败从常规意义上讲,更多地是要“惩恶”,通过严惩腐败来保障社会风清气正。在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应该通过立法来严惩“三公”消费,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纳入刑法范畴。尽管在是否“入刑”上存在一定争议,但加大反腐力度、严刹不正之风的共识早已形成。 

  反腐败不仅仅是事后惩治,更重要的是事前预防。在今年“两会”上,“如何治理裸官”等预防腐败的话题持续引发舆论关注。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被追问“中国有多少裸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被问“如何评价现在越来越多的‘裸官’”,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被问“是否会采用‘裸官’做下属”。这些问题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裸官”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公众而言,回应称 “我不是裸官”显然不够,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裸官”问题,彻底堵住贪官外逃的漏洞,才是众望所归。

  (作者:王永丽  来源: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责任编辑:zywyhp]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