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
报告摘录
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政府朝“服务型”方向建设
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将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对接北京
解读分析
居住证应与社会服务挂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上午对记者表示,关于社会管理的概念,从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看,有几个要点,包括社会结构性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竹立家认为,真正做到社会管理的完善要从社会约束体制来思考和管理,强调各方面的公共服务,“包括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等,这是政府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到位,社会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竹立家坦言,目前我们的社会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严重等问题,“社会管理最终是让每个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点还没有做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中国户籍改革研究专家王太元教授认为,如果居住证不与分配社会资源、分享社会权益挂钩,居住证与常住户口之间不能自然转换,那么所谓的居住证和暂住证没有区别。
王太元介绍,目前很多城市实行了居住证,但是有些地方的居住证和暂住证没有太大区别,一不与进城外地人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资源分配、权益分享挂钩,二不与本地常住户口对接,这样的居住证持有者永远还是外地人,而不是本地市民。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