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中央部门及地方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媒体评论

[中国青年报]公开的"三公"经费反倒成了谜

时间:2011-07-21 09:03:00  作者:朱述古  新闻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科院等部门近日公布“三公”经费账单。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住建部去年公务接待费26.07万元,而中国科学院高达9995.5万元。其他部委中,农业部公务接待经费3655.68万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仅为5.84万元,在目前已经公布的部委中位列最低。(《京华时报》7月19日)

  同样是国家部委,公务接待费有高达9995.5万元的,也有低至26.07万元和5.84万元的。数额的强烈对比,自然给公众留下广阔的遐想空间,于是网络上“高论”迭出,众说纷纭。有赞扬住建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勤俭节约,指责中科院奢侈浪费的;也有人故作高深地表示住建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位高权大,一般都是接受吃请而不是主动买单,而中科院不仅只能自己吃自己还要请吃请喝的;也有网友怀疑中科院把其他经费列入公务接待开支了。“三公”经费数据公之于众后,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这可能令有关部委始料未及。

  其实,公众对“三公”数据产生疑问,并不局限于公务接待方面。从业已公布的情况看,很多部委在“三公”支出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不均,令人大惑不解。水利部和交通部的公车支出比例甚大,其中水利部占据总支出的八成以上。如果说因工作性质这两个部委下基层和到工地的时候较多,公车支出比例大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出国支出占据总支出的半壁河山,就让人费解。这种现象令人产生的疑问是,难道中央财政编制国家部委公务支出预算时,没有规定“三公”中各项支出的具体金额?换句话说,对各部委的“三公”支出,难道没有分项约束和相关纪律要求吗?

  数据可以是答案,也可以是题目。近来国家部委密集发布的“三公”支出数据,让公众看到的不是明确的答案,而是一道扑朔迷离的谜题。以住建部去年花费26.07万元公务接待费而言,住建部的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工作量应该较大,在岗干部职工人数也不会太少,为什么只预算这么少的公务接待费,公众不得而知。同时,如果住建部公务接待开支数额少真正出于勤俭节约,财政部今年下达住建部公务接待费预算进一步缩减为13.95万元,这种导向是否正确,也值得商榷。同理,中科院是一个科研机构,下达的公务经费应该集中在科研方面。年总额近亿元、每天支出27万元的公务接待费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公众一头雾水。如果没有超出预算指标,为什么要给中科院预算如此庞大的公务接待数额,财政部应该有个明确说法。

  公布“三公”消费涉及政府部门的自身利益,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防止公布“三公”经费走过场,不仅应该公布使用情况,还应该公布预算的具体数额(包括分项数额)及编制理由。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全面掌握有关信息,并作出科学评判。当前,比走马灯式公布各部委“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全面、准确、规范公布“三公”经费管理有关信息为核心,建立完善从始端到末端全面监督的制度,真正实现“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朱述古)

[责任编辑:zywzf]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