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官员为什么不会说话——官员雷人语录大盘点>>陈晓光

[南方网]“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不对?

时间:2009-11-03 14:21:00  作者:洪巧俊  新闻来源:南方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因为所有的学生与家长,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中学都希望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条件。但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应该是说“上好学难、上好学贵”。(2008年03月10日 人民网)

  前不久,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为看病难和看病贵“把脉开方”,说“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后,遭遇唾沫飞扬和板砖四起。 现在倒好,又来了一名副省长说“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上学贵’”。副省长“把脉”,也同样遭遇到唾沫飞扬和板砖四起。“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被称为新的“三座大山”,不知下次是不是又有官员又要说,住房不存在难的问题?

  表面上看,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就像副省长所说的“上好学难、上好学贵”,只是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大 学教育“上学难、上学贵”了。而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同样存在着“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虽然国家免除了义务阶段的学杂费、书本费,但由于农民工的子女没有城市户籍,不仅享受不到这项政策的实惠,还要读高价书。应该说,这位副省长所说的我国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是不正确的,或者说,对“上学难、上学贵”理解不够全面。在农村“因教致贫”、“因教返贫”令人痛心的现象己是不少。

  当然,对目前存在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具体地分析。既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否定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视而不见。总的来看,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尤其要解决农民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我们天天喊着改变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要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应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待遇,可到需要落实的时候就不见行动。农民工渴望医疗保障,渴望老有所养,然而最渴望的却是孩子能享受城里孩子同等待遇,让教育经费跟着孩子走。

  “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这个被称为新三座大山的问题,去年“两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难道一年之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显然不是。为什么官员与百姓的论调会不一样,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韩非子说:非知难,说之难。的确对于卫生官员来说不存在着看病难和看病贵,用网友的话说,卫生局官员治病不算看病,是对属下医院的关心,当然也就不用花钱,还谈什么难和贵?同样对于一个副省长来说,也不存在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这位副省长说的是错是对,要看他站在哪个阶层说话,如果他站在自己的阶层说这话,那他就一点也没错,但如果站在老百姓这个阶层来说显然就不对。人们不禁要问副省长大人,农民工的子女在长春市读书难不难?贵不贵?如果不贵不难,那就真的论调不对。如果仍然难仍然贵,这个在省长鼻子底下的事都还没解决,就没有权力说“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

[责任编辑:zywml]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