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官员为什么不会说话——官员雷人语录大盘点>>法规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时间:2009-11-03 15:08:00  作者:  新闻来源:国家公务员局网站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中组发[2007]2号 

  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 

  现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事部。1994年3月8日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发[1994]4号)同时废止。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 

                                                  2007年1月4日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 公务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 考核内容和标准 

  第四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条 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平时考核重点考核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以及出勤情况,可以采取被考核人填写工作总结、专项工作检查、考勤等方式进行,由主管领导予以审核评价。 

  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 

  第六条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第七条 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高; 

  (二)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 

  (三)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 

  (四)工作实绩突出; 

  (五)清正廉洁。 

  第八条 确定为称职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二)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 

  (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 

  (四)能够完成本职工作; 

  (五)廉洁自律。 

  第九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二)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 

  (三)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四)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 

  (五)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第十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一)思想政治素质较差; 

  (二)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三)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 

  (四)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五)存在不廉洁问题,且情形较为严重。 

  第十一条 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以内,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责任编辑:zywsn]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