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贵阳公推县委书记>>评论

让过程在阳光下进行

时间:2008-07-17 09:09:00  作者:刘未鸣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贵阳市对所属4个区、县党委书记职位采取公推竞岗方式择优选拔,市级机关、市直企事业单位、区市县现任正、副县级领导干部均可报名参加。前天,20位民主推荐人选进行了公推竞岗演讲答辩,演讲结束后,与会人员现场投票进行了民意测验,当地的电视、广播、网络对整个过程作了直播。市委书记称此举的目的是要“打破常规死板的用人机制,杜绝跑官买官的情况,让整个过程在阳光下进行,给能干事的人足够的平台”。

  贵阳的做法在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有说是“重大创新”,“颇有破冰意义”;有说“对于习惯于上级领导任命的各级官员可说是石破天惊”,“在贵阳政治生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认真说来,贵阳市此次采取公推竞岗的方式选拔4位区县党委书记,主要的意义当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其与今年3月份南京现场直播公推公选市政府组成人员候选人的答辩过程有着相同的意义。网民们的赞誉实际上体现了公众对不断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的期待,对不断增加干部选拔过程透明度的美好愿望。

  依据贵阳市此次公推竞岗的具体规定,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从报名到正式被任命为区(县)委书记,要经过报名和资格审查、民主推荐、驻点调研、竞岗演讲答辩和民意测验、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测评、体检、组织考察、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市委全委会票决、省委组织部审批、公示和任职等11关,程序十分严格。程序严格是我们干部选拔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严格的程序底下,虽然也会偶尔出现跑官买官且最终跑成了官、买成了官的现象,但毕竟只是个例。人们之所以对现行的干部选拔制度有意见甚至微词,主要在程序虽严格却不够公开、不够透明。近年来,虽然在选拔程序的公开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公示等等,但仍未做到整个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既然有一些环节阳光尚未照耀,人们予以种种猜测、联想,也就不足为怪。不唯有严格的程序,我们的干部选拔也有着一套严格而客观的选人标准,在这套严格、客观的标准底下,被推荐出来的人选大都是本地区相对优秀的人才。可同样由于过程的不够公开和透明,原本优秀的人选却可能会被附贴上一些别的比如“与领导关系密切”一类的标签,从而令优秀人选的光彩变得暗淡。所以,就今天而言,较之其他方面内容的改革,过程的公开与透明其实更有意义,也正因此,南京、贵阳的做法才有了如此的轰动效应。

  事情就是这样,有程序比没有程序好,程序公开比不公开好;有过程比没有过程好,过程透明比不透明好。道理似乎谁都明白。可一到实际工作中,却往往会有一些人犯迷糊。犯迷糊不是因为不知道公开的好处、透明的意义,而是因为对公众知情权的不以为然,总以为很多事情、尤其是像干部提拔这类重要事情,公众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而且公众知道得越少对事情的开展越有好处。殊不知,公众知道得越少,事情可能进展得快一点、顺一点,可负面效应会增大,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对相关制度的怀疑度亦将增大。知情才能理解、才能谅解、才能支持、才能配合,知情才能气顺、才能心齐、才能心和、才能出力。十七大报告之所以要将“知情权”摆在需要保障的人民群众四项权利之首,意义也正在此。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