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亮点]最高法工作十大亮点 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09两高工作报告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解读

[十大亮点]最高法工作十大亮点 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

时间:2009-03-11 14:40:00  作者:  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景汉朝:2008年最高法院工作十大亮点 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

  3月10日下午17:00,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兼办公厅主任景汉朝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解读高法工作报告。景汉朝说2008年最高法院工作有五大亮点,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

  [主持人]2008年法院工作有哪些亮点?

  [景汉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的根本任务。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坚持从严治院,加强人民法院自身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接受监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进展,成果丰硕,亮点较多。

  亮点一:受理和审结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0553件,审结7725件,同比分别上升29.53%和24.20%;全国各级法院受理案件突破一千万件,达到了10711275件,审执结9839358件,同比分别上升10.91 %和11.17%。与1978年相比,2008年全国法院审结案件数量是1978年的19.5倍。

  亮点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出台《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从保障金融债权、制裁金融违法行为、规范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8个方面提出司法指导意见。一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金融纠纷、房地产 纠纷、企业改制、股权转让、涉外及海事海商等案件1136430件,标的额4773.17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5.24%和13.18%。

  亮点三:努力为“三农”工作提供法律服务。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针对近年来有关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土地补偿分配纠纷等案件逐年增多,且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敏感度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人员就农村基本经营、土地管理、民主管理、农村金融、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立足农村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关于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积极 、主动、有效地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做好司法服务。一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等涉农案件232615件,标的额45.2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 35.81%和29.04%。

  亮点四: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继续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依法审结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有力打击了分裂势力和暴力犯罪分子。积极参与打黑除恶、禁赌禁毒等专项斗争,净化社会环境。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结刑事案件768130件,判处罪犯1007304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罪犯159020人。对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和过失犯罪,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亮点五:努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针对去年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四川汶 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婴幼儿奶粉”等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制定了司法应对措施,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司法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死亡案件应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发布了《关于依法做好抗震 救灾恢复重建期间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通知》、《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一)》、《关于依法惩处涉抗震救灾款物犯罪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 》,及时解决了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明确了相关司法政策,有利于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亮点六:深入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2008年11月,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国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为了搞好这项活动,各级人民法院配齐配强执行力量,加大执行一线人员、装备、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法律确 定的各项执行措施,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各种执行手段,适时采用提级执行、指定执行、纳入征信系统、媒体曝光、限制出境等方式,积极取得党委政法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排除地方 、部门保护主义和各种非法干扰,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度;及时派出督导组对案件量大、执结率低的地区,进行检查督导,加大督办力度。截至2009年3月1日,全国累计执结有财产案件262189件,占有财产积案总数的79.24%,累计执结标的额约2357亿。全国共执结重点案件133440件,占重点案件总数的60.45%。

  亮点七: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在已有司法为民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的17条新的便民举措,在加强诉讼服务、依法简化程序、维护诉讼公 平、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亮点八:整顿和转变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切实整顿和转变司法作风,重点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切实加强司法能力建设,重点提高法官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组成13个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国各地,查找司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开展大法官下基层活动,广泛听取基层法官和群众意见。先后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工作人员考勤暂行规定》、《机关行政管理若干规定》、《机关工作人员着装暂行规定》,狠抓院风院纪整顿,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各级法院也从多方面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法官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各级人民法院还组织有经验的法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帮带活动,通过上下级法院法官交流,提高法官熟悉基层、把握全局的综合素质。建立法官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培养群众感情,了解社情民意。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既考核办案质量和效率,又考核是否化解了矛盾纠纷。

  亮点九: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针对法院队伍中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解决司法不廉、司法不公问题。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人民法 院监察工作条例》、《人民法院纪律处分条例》,提出解决影响司法廉洁问题的工作措施。建立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重点加强对高级法院领导班子的监督。审判、执行等部门建立廉政监察制度,设立专门的廉政监察员,强化对审判、执行权行使的直接监督。去年以来,各级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1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5人。最高人民法院针对社会反应强烈的司法不公、司法不廉问题,制定公布了“五个严禁”规定,严禁接受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严禁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严禁插手过问他人办理的案件;严禁在委托评估、拍卖等活动中徇私舞弊;严禁泄露审判工作秘密。全国各地法院也相继制定了相关措施并公布了举报电话,截止到2月25日,全国各级 法院查处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已达139人。

  亮点十:确立“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大法官、大检察官提出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 律至上”确立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举办全国大法 官专题研讨班,组织宣讲团巡回宣传,指导地方各级法院开展研讨培训活动,不断深化广大法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等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政治原则的认识,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zywsy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