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历史
诸暨,为我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至春秋时,越国先后建都于境内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曾以境内勾乘山为休养生息、图谋复国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以越地置会稽郡,设诸暨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新始建国年间,更名疏虏。东汉建武初,复原名。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分部分地入丰安、汉宁二县。三国吴时,改汉宁为吴宁。西晋属会稽郡。东晋属会稽国。南朝复属会稽郡。隋文帝开皇中,属吴州。九年(公元589年),吴宁县废,原诸暨地复归诸暨。大业中,仍属会稽郡。唐时,属会稽郡及越州。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划诸暨、会稽部分地置永兴县。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复分诸暨县之吴宁故地入东阳县。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诸暨改称暨阳。五代属吴越国越州东府。吴越王天宝三年(公元910年),复名诸暨。宋初,属两浙东路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属绍兴府。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分东北10乡置义安县,治今枫桥。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废义安,其地复入诸暨。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诸暨州。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改名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为县,仍复旧名。明、清时,均属绍兴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省下设道,诸暨属会稽道。16年废道,直属浙江省。民国24年9月至37年4月,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37年4月至38年,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6日诸暨解放,至6月22日,诸暨属中共萧绍诸杭临时委员会管辖。6月13日~11月16日,归第十专署管辖。其后,诸暨属绍兴专区。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直属浙江省。1953年2月,划归金华专区。1957年9月,划归宁波专区。1964年9月,复属绍兴专区。1968年5月,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起,属绍兴市。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诸暨县,设立诸暨市。
诸暨人才辈出,古有雄才大略的允常、勾践,绝代佳人西施、郑旦,佛教曹洞宗鼻祖良价,梅竹宗师王冕,文坛奇才杨维桢,画苑巨擘陈洪绶;今有赵忠尧、金善宝、斯行健等一批科技英才。诸暨文物古迹众多,到目前为止,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处,新建的诸暨博物馆的内存文物,为诸暨悠久历史的缩影。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