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建党90周年>>检察英模

贾春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时间:2011-06-01 09:25: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人物简介:贾春梅,女,中共党员,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成员。曾任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称号。 

  自1979年通过考试进入恢复重建的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女检察官贾春梅一路风尘地走过了30多个“检龄”,30多年里,她用自己单薄甚至有些羸弱的身躯与凶顽的罪恶对峙,从未退缩;她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的挥洒在检察工作的峥嵘岁月,无怨无悔。 

  30多年来,贾春梅始终工作在审查起诉办案第一线,办理重特大案件700余件,辛勤的汗水为她带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严打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六次,三等功一次。  

  1999年9月,被国务院、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百名著名劳动模范”,作为全国检察系统唯一代表和河北省政法系统的唯一代表,进京参加了建国50周年庆典的观礼活动。  

  2002年当选为十六大代表,作为全省检察系统唯一一名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十六大。 

  2004年,当选“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 

  ……  

  瘦弱的身体站成坚强的屏障 

  2000年,河北省公安厅对以张军方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立案侦查。经查,该案涉案人员达67名,成为河北省自建国以来由省公安厅立案、公安部督办的第一大要案。贾春梅是这起大案的公诉人之一。她潜心学习钻研,精心制作公诉意见,准备了详实的答辩提纲,多次进行庭前演练。针对这起案件团伙犯罪案件,被告人多、犯罪的种类和作案次数多、案情复杂、被告人的辩护人多等特点,她制作了多媒体示证光盘,科学编排举证顺序。在庭审中,她出语如江河直下,旁征博引,使案件正确定性。在长达5天60多个小时的开庭审理过程中,面对34名辩护律师,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斗志,慷慨陈词揭露犯罪,驳斥无理申辩。最后,张军方当庭痛哭流涕认罪服法:“我害了兄弟们,是我让我的员工变成了罪犯……” 

  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五岁的贾春梅入文工团当舞蹈队员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未来将从事与艺术相去甚远的检察工作。所以,当她十九岁踏入检察院门口的那一刻起,她就别无选择地要告别单纯与无知,再造一个自我。 

  担任书记员,她没日没夜地跟着收音机播音员口播练记录,手磨出了泡,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就了快速记录的过硬功夫;从事审查起诉工作后,她逐条背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常用法律,在法庭上能迅速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文,被同事们称为“活法律”。 

  她有着强烈的使命感,30多年来从未离开过办案第一线,先后办理重特大公诉案件700余件。在工作中,她主动挑重担多办案,办急、难、险、重的案件,办案数量年年名列第一。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的办案组办案数量也年年名列第一。  

  铁面无私 不受尘埃半点侵 

  多年来,贾春梅一直坚持拒请、拒礼,坚决抵制说情风,排除各种干扰,严格依法秉公办案,真正做到了洁身自好,成为闻名的铁面无私女检察官。  

  在办理一起8人团伙盗窃案时,她发现一名曾参与作案6起的犯罪嫌疑人,在公安环节作了劳教处理,便提出追捕、追诉。该犯在政法部门工作的亲戚前来说情,其家属多次要她手下留情,承诺事成之后要重谢。她没有交出原则,依法将该人追捕追诉归案。  

  在办理一起伤害案时,其中两名被告人的辩护人是她的老熟人,找到她讲情,想使朋友之子免于极刑和同意律师提出的被告人有自首情节的观点。她毫不客气地顶回了老熟人的“拜访”。 

  担任邯郸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后,贾春梅负责全市的公诉和民行检察工作,除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外,她还亲自办案,河北省外贸厅李友灿受贿4744万元案、定州电厂“6?11”特大群体性故意伤害案、邯郸农行“4?16”金库被盗5100万元案,就是由贾春梅亲自办理并担当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分别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十大精品案件、全国十佳公诉庭、全国十大名案。

[责任编辑:zyww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