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建党90周年>>检察英模

西饶旺杰:牧民的检察官"门巴"

时间:2011-06-02 15:33: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人物简介:西饶旺杰,1980年12月入伍,1983年12月复员,分配在班戈县畜牧局工作,1984年3月调入班戈县检察院,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具有医师资格证和行医资格证。2005年4月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月获“中国优秀检察官”称号。2006年12月任副检察长至今。 

  1984年12月,西饶旺杰来到班戈县人民检察院。班戈县海拔4750米,医疗条件较为落后,当地许多贫困牧民遇到小病不愿就医,遇到大病又因交通不便不能及时求治。面对这种现状,西饶旺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部队当过卫生兵的西饶旺杰,曾经拜藏医学家嘎旺为师,学到了不少医学知识。从此,西饶旺杰经常背着药箱走家串户,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义务给贫困牧民看病。 

  “我只是做了一点简单的事。”西饶旺杰认真地对记者说,“我们那儿很穷,缺医少药的现象比较严重。我既然学了医,就该为病人看病,不然良心上过不去。”  

  每月拿出1000元用于义诊 

  总有人问西饶旺杰有没有后悔或动摇。每一次,他都说:“如果不是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我可能也会产生动摇。”是的,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开始免费为农牧民看病,一看就是20多年;在爱人的支持下,他可以在新婚夜、在节假日毅然出诊,可以把开瓶取药、输液喂药的活交给妻子,可以从银行贷款4.5万元为农牧民买药,还可以毫不犹豫地每月拿出1000元用于义诊。 

  不仅没有动摇,他义务行医的信念还越来越坚定。说起西饶旺杰的执著,他的弟弟深有感触:“2003年,我替哥哥还了3万元银行贷款后,对他说:‘你得盖新房了,旧房是危房,塌了怎么办﹖’他说:‘我没钱盖房。’我就问:‘你们的工资都上哪儿去了﹖’他不耐烦地说:‘不是告诉你都给病人买药了吗?’我到他放药的房子里看了,有很多药,这才相信他真是用工资买药了。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就说气话:‘你这样干下去,妈妈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了,你是个什么儿子?!你这样做是图什么,又能够得到什么呢?!’他说:‘我什么都不想得到,我只是想救治病人,能救治一个病人,我的心中就会特别高兴,就会心满意足。’大清早我去他家一看,已经有十多个病人在等着看病呢,我知道,无论如何我是说服不了他了。” 

  20多年来共办理了1100多起案件 

  “做好本职工作,既能维护法律权威,也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同时还提高了我的医术。党需要我做一名检察官,我就要全力去做好;群众需要我做一名好医生,我也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 

  1984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西饶旺杰调到检察院工作,成为一名法医。他从来没有因出诊耽误过自己的本职工作,20多年来共办理了1100多起案件,如今已成为班戈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他对待每一起案件都像“看病”一样,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为保证办案公正,他经常要多跑几百里查实案情,有时行走几十里只为调查取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班戈县检察院检察长嘎玉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审查张南翔故意杀人案时,西饶旺杰发现侦查机关采集的证据不实,相互矛盾,在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后,他又依法介入侦查,与公安干警共同工作,经深挖细查,终于搜集到关键的证据,把这起案件办成了铁案。案件移送那曲地区检察分院提起公诉后,那曲地区中级法院对张南翔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藏北牧民信赖的“检察官”门巴 

  西饶旺杰的努力与爱心,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2年1月,他被荣记三等功,获得西藏“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光荣称号;同年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今年4月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门巴”在藏语里是医生的意思。日前刚刚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检察官西饶旺杰,就是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的一位“门巴”,农牧民们都说:“我们离不开他。” 

  但是,提起这位检察官“门巴”,人们似乎意见不一:有的人说他傻,不做赚钱的医生非做清贫的检察官,还20多年坚持为农牧民义务看病,自掏腰包几万元购买药品;有的人说他公正,为了查清案情要多跑几百里路;还有的人称他“恩人”,因为他刻苦钻研,摸索出一些治疗高原顽疾的方法,治好了好多“绝症”。

[责任编辑:zyww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