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那顺,男,蒙古族。自从1984年进入检察院工作,他个人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李那顺所在检察院领导班子连续3年被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党总支连续14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命名为“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和“五好人民检察院”;2001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命名为“人民满意的检察院”。
让法在草原传播
李那顺自从1984年进入检察院工作后,看到一幕幕因为缺乏法的意识而带来的悲剧。法对草原上人们的重要在李那顺16年检察生涯中无时不在体会。李那顺说:“从那些事上,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改变人们对法律的陌生,惟有法律的观念才能改变草原上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今生的目标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把法律文明送到广阔的草原,用一个人微小的力量去影响更多人接受法律、了解法律,继而应用法律。”
从科左后旗副检察长、检察长,到库伦旗检察长,再到如今的科尔沁区检察长,李那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实践着法的草原传播者职责。
他知道要让不懂得法的人们自觉地接纳法律遵守法律,得让人们从得到切身的法律帮助中建立对法律的信任。1986年至1990年这几年间,在科左后旗连续发生了牧民的牲畜被大批盗窃案件,有个苏木(乡)一晚上就丢了百十来头牛。牛羊作为生产工具是牧民们的命根子,李那顺决定让检察干警依法介入,监督公安机关迅速办案,打掉了盗窃团伙。同时,他带领检察干警根据牧区对牛羊放牧粗放的特点帮助牧民们制定了严格管理放牧的乡规民约,实施跟踪放牧,有了这个措施后,1990年后基本上未发生类似的案件。李那顺来到科尔沁区检察院后顶住压力,坚决查处了该旗称霸一方的丰天镇原人大主席白宪臣、原刑警队长包和平犯罪案,更是引起了轰动。孙家大院因村干部有经济问题加上与相邻的苏木(乡)存在划界纠纷,村民们闹得不可开交,旗里修公路时有几个村村民认为征地的补偿款数额太少群体上访,这些其他政法部门、民政部门去后无法解决的难题,请出李那顺后就完满顺利地解决了。因为人们相信李检察长是讲法的,是公正无私地解决问题的。李那顺,这个名字响当当。
用蒙语执法深入蒙族人的内心世界
李那顺身为蒙族,用蒙语和蒙族人交流,更容易深入蒙族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他执法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1989年,有户牧民因为别人家的一匹马闯进了他家的地,就用镰刀在马的屁股上砍了一刀。在当地很多人看来,这就像欠债还钱一样自然,根本没意识到是犯了罪,所以当科左后公安局的汉族干部以毁坏公私财物触犯法律对他实施拘留时,不仅他本人,就连当地的群众也不能接受,情绪激动。由于语言障碍,公安局同志的处境非常被动。问题很快就摆到了李那顺面前。李那顺赶到现场后,直接找到当事人,用蒙语跟他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位蒙族人由于听到蒙语,感情自然和李那顺拉近了,话也能听得进去,很快放弃了对抗的姿态:“政府咋处理,咋处理吧。”
1992年,一位老上访户找到检察院申诉,在此之前她找过很多部门,都认为她无理缠诉,这位蒙族妇女来检察院时鞋底已经离开了鞋帮子。原来,她所在的生产队认为她欠队里的钱,就把她所有的财产——7头牛给拍卖了。李那顺先是自己掏钱给她安排在招待所住下,又给她买了新衣服、新鞋,给了她伙食费。之后李那顺又带工作组下到她所在的村查账,发现她根本没欠钱。事情水落石出了,这个蒙族妇女又有了生活来源。
像流星一样把法律的光辉照射到任何地方
从科左后、库伦,到科尔沁,李那顺就像一颗流星一样,走到哪儿,就把法律的光辉照射到哪儿。1998年他调任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检察长。他明白在新的舞台上,他的角色依然是以法律捍卫牧民、农民的利益,让他们从法律的帮助中建立对法律的信任,自觉地接纳法律、遵守法律。在他看来,要达到这个效果,首先要惩治腐败,为此要顶住任何压力。
上任不久,一起案情并不复杂、证据确凿的强奸、抢劫案在科尔沁区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犯罪嫌疑人包某1983年参加工作,当过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很强,社会关系网牢固,给批捕起诉工作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受害人、老百姓眼巴巴地看着检察院,人们的心里充满了疑惑,社会上一时掀起各种风言风语。特别是包某的母亲是李那顺的同乡,她几次找李那顺为儿子求情,都被婉言拒绝了。最后,她情急之中要给李那顺下跪。面对包某焦急、绝望的母亲,这位在阻力和压力、金钱和暴力面前从不低头的检察长竟也一时鼻塞。扶起那位母亲,含着泪花,李那顺却说:“老嫂子,有罪就应该服法,我们谁也救不了他。只有他自己坦白交代、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才是出路。你在经济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来找我,我依然是你的兄弟。”看着离去的老同乡,李那顺知道自己又失去了一个朋友,他也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
1999年5月1日,304国道改线工程在通辽开工,施工中因扬起的沙土将临近路边的禾苗打伤,当地群众与外地的施工队发生纠纷。施工车辆和机器被当地群众控制,致使停工近60天之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区、乡两级信访部门出面调解无效,甚至在区领导出面时受到围攻。6月23日凌晨3时,李那顺在家中接到区领导的电话。事态紧急,李那顺马上带领部分干警赶到现场,见几十名群众手持铁叉、木棒同调解人员对峙。他冲到前面,面对着愤怒的群众,晓以利害,细说法理,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向群众保证用法律给他们一个公正答复。法律讲明白了,疙瘩解开了,群众的情绪稳定下来,事态平息了,障碍排除了。
让孩子在法律的阳光下成长
孩子是明天的希望,李那顺不希望看到蒙古族的孩子再重复他们上辈的痛苦,他希望草原上的孩子能够在法律的阳光下成长。在他的积极筹划下,检察院里的业务骨干主动到部分中学任法制副校长,不收取一分报酬给孩子们上法制课。在通辽七中,孩子们穿上法官、检察官、律师的服装,在模拟法庭上拿起了法律的武器。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