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会议就是中纪委五次全会,专题研究2010年的反腐倡廉工作。这与2009年中央最后一个工作会议——12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形成强烈呼应,那次会议的主题就是中央政治局专题部署2010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1月12日的中纪委五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全部出席会议,听取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这是中央政治局九常委新年第一次集中“亮相”。中央之所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各项工作中的第一项工作来部署和安排,其原因正如胡锦涛所说,要“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
尽管新年开局才12天,但人们似乎早就期盼着中纪委五次全会了——这一方面表明,老百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高度关注,对党和国家前途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所取得的成效已让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向腐败现象宣战、向腐败分子斗争的决心高度认同,对反腐倡廉的前景充满信心。
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有何期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专题文章称,“网友期盼五次全会:雷声更响、雨点更大、措施更硬”,我想,这三个“更”字,准确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反腐期盼。
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关键词也正在这个“更”字上。胡总书记说:“全党必须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既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胡锦涛用“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直接呼应人民群众“雷声更响、雨点更大、措施更实”的期盼。中央和人民群众在反腐败问题上,认识完全一致、目标完全一致、对策完全一致、要求完全一致,这是大顺民心的,必定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面上为腐败分子敲响丧钟!
正因为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所以,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十分冷静。胡锦涛多次用三个词组来表述对反腐败形势的分析:长期、复杂、艰巨。这次中纪委全会上,他再一次提醒全党: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而且把这作为实现四个“更加”的前提。何为“长期”?“长期”就是时间上一直连续;何为“复杂”?“复杂”就是过程上庞杂而纷乱;何为“艰巨”?“艰巨”就是程度上困难而繁重。因为“长期”,所以,反腐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气;因为“复杂”,所以反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因为“艰巨”,所以反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胡锦涛在反腐败问题上之所以与群众呼声相印,根本的是他一直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执政兴邦的基本标准。胡锦涛在部署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多次提到“人民群众”。其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分别提到“人民群众”。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则要“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狠抓落实”, 胡锦涛特别强调:“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总书记的讲话,处处呼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取得突破的根本之道。
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群众的深度呼应告诉我们,只有呼应人民群众、顺应人民群众,才能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动人民群众,最终才能赢得人民群众。事实上,腐败和反腐败的较量,是一场邪恶和正义之战,人民群众在反腐斗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如同革命年代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法宝一样,人民群众也是我们反腐败斗争的法宝。
反腐败的领导力量是党的领导,反腐败的依靠力量则是人民群众。有人说,人民群众是腐败的最大受害者,也是反腐败的主力军。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党的一切重大决策和部署,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力量来实现的。只有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工作路线,反腐倡廉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了的历史结论。
反腐败斗争正在向纵深推进,胡锦涛特别重视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这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保障。关于制度体系建设,胡锦涛明确了十六个字的要求,即“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我初步理解,“内容科学”是基础,“程序严密”是关键,“配套完备”是保障,而“有效管用”是根本。前三者是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必要条件,而“有效管用”则是充分必要条件,不可缺少,必须实现。唯有此,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从这个意义上就,胡锦涛关于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十六字要求,是确保反腐败斗争永远呼应人民群众呼声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出“有效管用”的要求,十分具体,也十分耐人寻味。
从胡锦涛的呼应群众呼声的四个“更加”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2010年中央反腐败的基调就是两个字:“高压”。最近一期的《瞭望》周刊发表文章,粗线条地透露出2010年中央反腐的“563”布局——从有价证券、重大事项报告、违规建房、操纵招商重组等五个环节整治领导干部非法牟利的腐败行为,从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司法等六大腐败多发领域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从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监督、加强巡视等三个方面加强党内监督。应当说,这些方面都确实存在着“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近年来腐败现象多发、频发的环节和领域,抓住这些要害,打大老虎,反腐必有成效。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