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检察院“劳模”——驻所检察室主任陆仲平。 张庆摄
陆仲平拿出最近一周监所检察信箱中的信件进行整理。 张庆摄
这是最让陆仲平骄傲的一张荣誉证书。 张庆摄
正义网江苏12月7日电(记者 刘博)有人说驻看守所检察室的工作很简单,尤其是在海门这样县级市,但是他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他却将这份“平凡”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别人夸奖他时,他却谦虚地说:“这份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耐心和细心,谁都能干好。”正是这份耐心和细心,让他带领下的海门市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多年来在南通市名列前茅。海门市检察院的人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就是海门市驻所检察室主任陆仲平。
“他很负责”、“他把监所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他是我们这儿的‘劳模’”……在采访中,海门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不断向我们介绍着他们的“劳模”陆仲平。
小环境里创出新办法
前往海门驻所检察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象,十年如一日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是什么情形。当我们驱车来到看守所,看到陆仲平和同事们的办公地点时,同行的几人都沉默了:偏僻的地理位置、略显简陋的办公室加上几个开朗的年轻人。老陆告诉我们,这里的办公条件即将改善,不过现在就已经很好了。
在不到十平米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副展板,见我们好奇地打量着,老陆介绍说,这就是由他们首创的《关于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表现纳入酌定量刑情节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梳理、排查、剖析问题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加以考虑。公安局、法院等有关部门对这个想法都很支持,所以由检察院牵头,公检法三家联合颁发了这个《实施办法》”,老陆说,十年来,除了首创这个办法,他们还探索了“检调对接自羁押起同步启动”的办法。
“这个办法还得到了徐安检察长和邵建东副检察长的批示。”老陆骄傲地给我看了两位检察长的批示:“……对监所检察环节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有很大启发意义……”
检察室的副主任祝建波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通过《实施办法》已经有11件13人调解成功并且赔偿到位,三名嫌疑人取得了被告方的谅解,并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特别是其中两个人本来不太愿意进行调解,但在我们的耐心说服教育下,最终与被告人达成了和解协议。”
“六必谈”:强化法律监督立足点
“我们的工作,需要把心思放在上边。”陆仲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与在押人员谈话是监所检察工作的基本手段,陆仲平和同事们为了提高谈话效果,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谈话方法和策略,创立了“六必谈”制度,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11月25日,陆仲平找到已被判决的在押人员李某谈话时,李反映自己在被刑事拘留之前还被行政拘留过9天。陆仲平和同事前往拘留所了解情况,得知海门市公安局曾于2011年7月30日以李某“为赌博提供条件”为由,给予其行政拘留15天。2011年8月8日海门市公安局又以李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为由撤销了行政处罚,并对李采取了刑事拘留。
海门市驻所检察室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他们在向法院提出纠正后,法院于11月28日重新作出了裁定,将李某9天行政拘留的时间折抵了刑期。
陆仲平每天要同五六个在押人员进行谈话,一个月下来要谈100多人。另外,在看守所每个监室的门上都设有检察信箱。“这个钥匙只有我有,看守所是看不到这个的。”老陆整理着最近一段时间信箱里的表格、信件……“如果我们不用这个信箱,他们忍一忍也就算了,但是我们开了这个信箱,他们信任我们,也知道检察院是监督维权的,所以每一封信每一个表格我们都会回复,每一个人都要约见。”老陆平静地说,“我们强化法律监督的一个立足点,就是落实在谈话里边,直接和在押人员沟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坐在“火山口”的工作
“看守所要么不出事,要出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说我在看守所10年平安没出事,对我来讲也是运气。”谈起自己的工作,陆仲平说像坐在火山口,有时真是提心吊胆。
看守所曾有个年轻的死刑犯人,想在大年三十儿那天给自己的家里打个电话,老陆和看守所的工作人员经过协商,同意了他的要求,年三十儿那天让他和家里人通了电话。等到他即将上刑场前告诉老陆,自己在监室铁门的门缝中藏了一个刀片,如果当时不同意他给家里打电话,自己可能就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陆仲平听后吓出一身冷汗,虽然看守所经常进行检查,但是真因此出了事,自己这身检察服可能就要脱掉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后怕。”
一般来说,多次服过刑的在押人员抗拒改造比较厉害,陆仲平说,除此之外,闹绝食的在押人员也让看守所和驻所检察官比较头疼,“只是有的人是表面绝食背后偷偷吃东西,而有的人是真的绝食不吃不喝”。
前两年有个少数民族在押人员,坚决不吃看守所一口饭、不喝一口水、并且抗拒改造,看守所和驻所检察室的工作人员只能将他送往医院进行输液,“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输液他都一天天瘦下去。”老陆回忆当时的情景直叹气,“没办法,我们和看守所协商,通过办案单位的同意后,允许他的家人来做思想工作。”这名在押人员的老婆带着孩子赶过来,慢慢劝导他打开了心结,但是身为少数民族的他还是不肯吃看守所的饭,看守所长没办法,只得天天去清真饭店给他带饭。“他在我们这里呆了十个多月,那十个月多月过得啊……”老陆直摇头。后来,这名在押人员转去别的监狱服刑前,对老陆及看守所长说:“你们都是好人呐!”老陆至今还回味着这句话,“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充满酸甜苦辣彰显基层魅力
1986年,陆仲平来到检察院工作,历经了一年半的民行工作,两年多的公诉工作后来到如今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现在他又多了一份社区矫正的工作,每天都要去乡镇社区核对人员,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进行对接,用老陆的说法:自己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这样人们才会敬重法律。
“监所这边再来一个年轻人就好了。”老陆说,目前监所这边一共有四个人,他自己还经常去乡镇做法制宣传工作,“现在院里给我们配了一辆车,条件好多了,原来我都是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
即使曾经的条件艰苦,陆仲平也毫无怨言。大半夜接到看守所的电话说某个在押人员住院这都是常事儿,老陆从来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从城东的家里赶到城西的医院,当时年轻的陆仲平十几里路骑下来也是汗流浃背。“即使是深夜我也必须赶到医院做好协调监督工作,该抢救抢救,该通知家属通知家属,还要到看守所里找同监室的人谈话,了解是否有过打人的情况,另外还要查看所有的监视器固定证据。”如今的老陆有些微微谢顶,浮肿的眼睛满是疲惫的神情,岁月也在他的脸上留下深深的皱纹,却是一个和蔼健谈的长者。
在老陆办公室的角落里,我们发现有个手提袋,里边竟是他多年来的荣誉证书:“优秀共产党员”、“法制宣传先进工作者”、“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优秀派驻检察人员”……这其中最让老陆感到自豪的,竟然是他在公诉部门时获得的一张奖状: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发,为表彰陆仲平在1994年打击伪造倒卖盗窃发票违法活动中的优异表现。
“当时还没有关于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罪名,我们办理的一个案子正好涉及到这方面罪名,按照类推的方法我们最后以投机倒把罪立案侦查的。后来在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老陆说,领奖的时候他还在常州做调查,是同事把奖状领回来的。“能够获得这个荣誉,当时也是非常荣幸的。”
说起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老陆坦言自己也会和领导发发牢骚。“他每天都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监所工作很不容易的。”每当同事称赞他时,陆仲平总是谦虚地一笑,笑容的背后承载着对这份工作的喜爱、责任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虽然艰苦,虽然琐碎,但这也许正是基层工作的魅力所在。
离开看守所时正是华灯初上,老陆边开车边给我们讲述他“好管闲事”的故事。每当开车在路上看到出现交通事故,他总是第一时间停下车,一边拨打报警电话,一边做着调解的工作。前几天,正在回家路上的陆仲平又看到有个被车刮伤的女人坐在地上,热心肠的他赶紧停下车去询问她是否受伤,因为傍晚天有些暗,老陆走近才发现受伤的女人正是自己的妻子。“这也算是好人有好报吧。”温暖的灯光照在这个中年男人的脸上,他的目光始终看着前方的路,坚定不移。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