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0年两会>>聚焦检察>>检察志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把好市场“准入关”

时间:2010-03-09 08:53:00  作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词释

  检察机关为了预防贿赂犯罪,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于2006年3月开始实行,2009年进一步得到完善。2009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暂行规定》第三条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和政府采购等5个行业和领域的限制,将行贿犯罪档案录入、查询范围扩大到所有的行业和领域。

  动态·数据

  自2006年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实施以来,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实践,不断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机制,2009年6月,高检院对《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暂行规定》作出修改,将行贿档案查询范围扩大到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各地积极遵照执行,升级行贿档案查询软件,使行贿档案查询在防控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警示和威慑效应。

  自2006年1月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7230次,被查询单位60748个,被查询个人63179人。174个单位、个人因被查到行贿犯罪记录而受到限制进入招投标市场处置。

  天津市检察机关自2006年1月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803件,被查询单位3567家,被查询个人2879人。2009年1月至9月就受理了327件,被查询单位1125家,被查询个人1039人。其中发现5家单位和个人有行贿犯罪档案记录,这些单位和个人均被取消了投标资格。

  重庆市检察机关在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中普遍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自2006年1月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共受理查询3396次,查询招投标单位48557家,查到行贿记录77条。

  安徽省检察机关的行贿“黑名单”自2006年建立起来以后,即公开对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同时通过及时更新档案内容,规范查询程序,使得行贿“黑名单”的预防功能更加突出。2009年1至10月,该省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008次,被查询单位1547家、个人811人。

  2009年1月至10月,上海市检察机关受理招投标、社会诚信等查询510次,涉及被查询单位1422家、个人290人,行贿“黑名单”对防控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发挥了积极的警示和威慑效应。

  2009年12月18日,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在上海启动。从2010年1月1日起,普通公民或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后,即可在华东六省一市检察机关跨省即时查询该区域内行贿犯罪行为人的“污点”记录。

  各界评价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制度的建立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权力的体现,这一权力不是空泛的。过去重打击轻预防,主要是缺乏手段和措施,而这项制度是很好的措施,这一可以操作的预防措施具有创新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平:在所有的犯罪中,职务犯罪是龙头,预防、控制和打击职务犯罪,对于在整体上预防、控制和打击整个社会的犯罪,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责任编辑:linna]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