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0年两会>>两会时评

[检察日报]从“误读”到正解

时间:2010-03-09 15:19:00  作者:吴逸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今年两会上,两条“媒体误读”的新闻格外引人关注。 

  一则是关于“雷人提案”的新闻。两会前夕,媒体报道说有政协委员提出了“老公要给老婆发工资”的提案,一时舆论哗然。事实究竟如何呢?提案主人张晓梅委员接受《长沙晚报》采访时说,“媒体误读了我的提案,什么老公要给老婆发工资,跟我提案的原意相差太远,我的原意是强调把家务劳动价值化。”她认为家务劳动是有价值的,可以作为处理婚姻问题、财产分割的必要因素。她解释说,“在美国、瑞士、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他们都有将家务劳动价值化的相对应法律。” 

  另一则是关于人大代表“有职无权”的新闻。农民工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接受《检察日报》采访时做了澄清:“我被冤枉了。我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人大代表都不是专职的,而是兼职的。人大代表是集体行使职权,也就是说,集体有权,个人无权。再说,人大代表的确不可能直接处理和解决问题,而只能是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通过当事人的解释,所谓“雷人提案”并不“雷”,倒是颇有道理。而“有职无权”的说法也不攻自破,胡小燕代表又给读者普及了一些人大制度的基本知识。 

  看来,媒体误读并不可怕,关键是“误读”之后要及时跟进拿出“正解”来。若能如此,则于读者于社会均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zywbd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