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2010年两会>>新媒体报两会>>手机报

正义手机报028期

时间:2010-03-05 13:29: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35星期五

  农历正月二十

  【本期导读】

  ★建议增设诉讼诈骗罪

  ★蔡志强一审被判14

  ★官员向煤老板献媚?

  ★情人关系终加速腐败

  ★“有关部门”关何处

  【两会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学成(见下图): 建议增设诉讼诈骗罪。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郑楚光:建议应从源头抓起,建立起规范有序、高效健全的社会矛盾防控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建议对司法考试实行两次考试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 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科学确定司法警察编制管理体制和编制比例,着力解决司法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重庆一年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巨大成果是破获了大批积案命案,实现了“冤有头、债有主”,实现了老百姓民情、冤情最大的疏解。

  【反腐简讯】

  现实版宋思明一审被判14

  ---------------

  2010341430分,广受关注的原普陀区区长蔡志强涉嫌受贿一案,在上海市二中院101法庭一审宣判。经审理,蔡志强受贿罪成立,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没收个人财产二十万,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违法所得一切财产予以没收。

  青海公安厅原厅长被判11

  ---------------

  原青海省公安厅厅长何再贵被控犯有“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论剑】

  党政官员为何向煤老板献媚

  --------------

  “各同志:泉子沟煤矿矿长朱守怀先生兹定于201021(农历十二月十八日星期一)在禹龙宾馆为儿子举行婚礼,敬请各位光临。行礼者请与局政办室贺晓利同志联系。”这样一个《通知》被写在了陕西省韩城市煤炭局的黑板上(见下图)。煤老板儿子结婚,陕西省韩城市有87名公务员送礼捧场,甚至其中46人到场助阵。226日,陕西省渭南市纪委宣布处理决定:12名干部受到相应处理。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如此“亲密无间”,看上去就有猫腻。

  人民公安报:商人为了损公肥私大发不义之财,不惜重金拉拢官员培养“保护伞”;官员为了随心所欲吃喝玩乐,半推半就“傍大款”。就这样,一方出钱,一方出权,商人和官员各得其所各获其利,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国际在线:如果煤老板与煤炭官员沆瀣一气,共同经营煤炭开发,本该严格履行的监管、督察职责,肯定会形同虚设。

  中国煤炭新闻网:煤老板儿子结婚,煤炭局发通知收红包,其背后 蕴藏着多少的监管失落?

  【人物】

  一手收钱,一手关照朋友

  -----------

  [档案]

  于庶民,原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街道党工委书记。2003年至2007年间,于庶民利用担任职务之便,共收受13人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2067614.8元。122日,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以受贿罪判处于庶民有期徒刑十二年,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

  [生平]

  在与按摩小姐一次苟且之后,他的人生态度出现了扭曲,情感思想步入歧途,终于越陷越深。从2004年起,于庶民先后结识了数十名已婚女性,与近10名网友发生了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并长期与数名女性保持“情人”关系。 生活的腐化,让他一再放纵对自己的要求;小节的失控,最终导致底线的全面崩溃。一手收钱,一手“关照”“朋友”,于庶民在拆迁工作中的随意性带来恶劣的后续影响。

  [语录]

  “在平常的工作中,先是接受简单的吃请,继而收受礼品,再继续下去就一发不可收了,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是钱都收,是礼都要。”

  【热中评】

  “有关部门”有关何处?

  ------------

  前不久,网民在网上评议最令人“讨厌”的词语时,“有关部门”一词入围。

  “有关部门”常出现在政府机关的会议、文件、报告、批示中。有的机关在布置工作或解决问题时,习惯用“有关部门”,使人觉得其“看似有关”,而“实则无责”,影响工作的落实。当工作出现问题而需要追究责任时,“有关部门”互相推诿,找不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有的领导干部在信访群众的材料上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解决,而这个“有关部门”却缺乏明确的指向。

  当群众遇到困难向政府部门求助时,“有关部门”踢皮球,让人不知道应由哪个部门来解决。即使找到“有关部门”,又常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诸如此类,“有关部门”时常被用来搪塞群众,敷衍塞责,影响和损害了机关部门的形象。

  让群众知道“有关部门”在哪儿,需要领导干部在作报告、作指示时,把“有关部门”具体化,明确责任部门是哪个,别再含糊不清。应该让群众知道,自己有了困难应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发现工作有问题,应该向哪个部门反映,并监督其解决和落实。

  

[责任编辑:zywmff]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