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廿三
【本期导读】
★灰色收入该不该规范
★财产公示引代表热议
★开好两会,要讲真话
★情妇成受贿“动力”
【两会声音】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民进湖北省副主委叶青代表:公务人员的“灰色收入”不宜“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建议为减少摩擦、缓和矛盾、降低执政风险,当务之急需建立并完善社会舆情管理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江门市副市长李崴:建议去除任命地方干部时规定的不能在祖籍地任职一把手的规定,改为外地、本地干部都可以任职党政一把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监督法,以在实践中充分实现宪法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宏观定位和基本赋权。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书记贾福兴表示,今年央企反腐将开查央企小金库,并加以治理。此举意味着以往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清理潮水今年将蔓延到企业中来。
【两会论剑】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财产公示
------------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官员财产申报这样描述:“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正义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秦希燕、曾庆红、朝克等。他们对立法时机,申报对象、范围,公示范围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立法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重庆团的韩德云代表表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根除官员腐败的较好平台。尽快启动立法的时机已完全成熟。
湖南团的秦希燕代表持有相似观点,他认为,从近10年的实践看,当前的公职人员收入申报存在诸多不足。
朝克代表来自内蒙古团,他认为“立法时机还不成熟”。官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在面对普通公众时,也应该享有对其合法财产的隐私权,如果他通过正当劳动获得的财产,便没有必要申报。
江西团的曾庆红代表“我拥护立法,但是觉得立法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申报主体:应否为全体公务员?
秦希燕表示,眼下的公务员财产申报主体范围过窄。
曾庆红代表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应该申报财产,应该把这一制度作为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固定下来。”
韩德云认为,应该将申报对象限定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他们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5年内也适用申报规则。
财产公示范围:面向全社会?
韩德云认为,我们讲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要向社会公开的,是要官员接受社会的监督,而不是接受内部的相同级别的人的监督。
秦希燕表示,可以选择以官方报纸、网站为媒介,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进行公示,也可以由受理部门建立专门的查询制度,接受公众的查询”。
曾庆红认为,不一定要面对全社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允许公众查询。
【热中评】
只有讲真话,才能开好两会
------------
3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见下图)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痛批目前中国官场存在的不正之风,建议从领导干部做起,彻底改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会风、文风。“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张维庆此言一出,迅即激起网民回应,7353条跟帖一片叫好。
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早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个背景下,公众希望听到更多来自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以利国计,以益民生。毕竟,代表委员是替公众代议国是的,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都不是仅仅代表个人,而更代表着翘首以望的无数百姓。
只有讲真话,才能开好两会。这里的真话,既是指讲不违背常识的话,又是指确保话语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因此,如果说“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一时还难以改变,那么,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更应该带头讲真话,切切实实地用好自己的话语权,真真正正做到为民代言,替国分忧。
【人物】
包养情妇成受贿“动力”
------------
[档案]
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收受贿赂579万元,伙同他人挪用公款100万元。日前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无期徒刑。
[生平]
周宏伟,男,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上个世纪90年代,周宏伟被作为特殊人才从湖北省引进江西,在原南昌市土管局工作不到几年便脱颖而出,并开始平步青云先后担任南昌市国土局副局长、局长等职。
一审判决书显示,今年45岁的周宏伟在担任南昌市国土局副局长、局长的9年间,先后接受来自23人共计62次,金额达567万元的贿赂,而收受贿赂的时间绝大多数集中在每年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 对于和情妇李秋云组建的“家庭”,也是周宏伟受贿的‘动力’”。为了博得情妇的欢心,周宏伟大肆收受他人贿赂供李秋云及其全家挥霍。
[语录]
“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醒悟,为什么要鬼迷心窍?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死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蠢事。”
“由于送礼的人太多,有的把礼放下就走了,人都不认识,因此我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
【手机报小贴士】
正义网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资讯门户网站。与中国移动携手推出正义手机报,立足法治谈天下。
欢迎您订购正义手机报(每周一、三、五出版,10元/月)。客服电话:10086。
感谢您订阅正义手机报,快乐阅读,与我们一同见证中国法治进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