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次鼓掌,送出的不仅是褒奖
3月6日,《香港商报》刊文《34次鼓掌,送出的不仅是褒奖》说,温家宝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代表委员们不吝掌声,总计给出了34次鼓掌。7次鼓掌是肯定和赞许,而10次涉及民生话题的鼓掌,则清楚表明,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民众对政府工作更有期待。10次鼓掌,既代表着代表委员对政府今年工作思路的赞同,更意味着一种激励,一种鞭策。
让人民更有尊严
3月6日,香港《大公报》刊载署名为“郑曼玲”的评论文章《让人民更有尊严》称,尊严,几乎成了近段时间温家宝总理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不到一个月内,他先后在三个场合提及“人民尊严”。在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当下,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有人难免质疑它的必要性。事实却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公民的幸福尊严并不天然呈正比出现。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制度的缺漏和失范的强权,肆意践踏着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剥夺他们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给百姓一个有尊严的生活,既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对其执行力的考验。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基础性制度,以制度化的社会框架,尊重和保障每个个体的权利。唯有如此,人民才可能生活得幸福和有尊严。至少在当下,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话,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温暖的憧憬和希望。
经济环境复杂 施政要求更高
3月6日,香港《大公报》发表题为《经济环境复杂 施政要求更高》的社论称,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展望今年前景时,充分显露了危机感,指出发展环境虽或好于去年,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极为复杂。此乃中肯之言,对形势宁可看得保守点,应变准备做得充分些。国际上金融危机正进入新阶段,主权信用及货币危机成为主调,令西方政府陷于退与不退市的两难困局。中国内部也存在一些新老的矛盾和难题,温总理便列出了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市场结构矛盾、农村发展基础不稳固,财金潜在风险增加,和医教、收入分配等民生社会问题待解等,前路绝不平坦。
中国将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3月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中国将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称,中国昨天公布了201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份重点落在扶持企业发展、就业、改善社会福利,改革收入分配,强化政府公共职能的计划,处处凸显中国优化经济结构兼促进社会公平的意志。报告显示,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后的中国,正视从危机中暴露出的自身体制机制弱点,力图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道路。
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变革不归路
3月6日,香港《明报》刊出社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成为中国经济变革的不归路》称,今年中国经济面对内外形势较去年更复杂,中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更多主动有利因素,减轻外部不明朗因素影响。收入分配改革已与经济转型直接挂钩,温总理把目光投向这个深层问题,看来决心抓住金融海啸衍生出来的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作更深层次调校。(正义网舆情工作室供稿)
两会外媒文章选摘(3月6日)
日期 |
媒体 |
标题 |
3月6日 |
香港商报(港) |
34次鼓掌,送出的不仅是褒奖 |
3月6日 |
大公报(港) |
经济环境复杂施政要求更高 |
3月6日 |
大公报(港) |
大国总理的“天”“地”胸怀 |
3月6日 |
大公报(港) |
让人民更有尊严 |
3月6日 |
联合早报(新加坡) |
中国将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
3月6日 |
星岛日报(港) |
中国“保八”再“保八”策略大不同 |
3月6日 |
联合报(台) |
房价、贫富两个坚决回响大 |
3月6日 |
联合报(台) |
温家宝“四更”博得满堂采 |
3月6日 |
明报(港) |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成为中国经济变革的不归路 |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