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担忧地方政府债务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9日文章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为帮助中国经济恢复而上马项目招致的债务危机感到担忧,这也成为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热门话题。过去几个月,中国的领导人已经对这种债务加大了审查力度,担心地方政府无力偿还所有的借贷。在上周五开始召开的年度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财政部预算报告中,也重点提到了这一问题。因为与会官员引人注目,也促使一些部门的监管官员公开讨论这一话题。
台湾《工商时报》:透视中国新兴起的“尊严经济学”
3月10日,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社论《透视中国新兴起的“尊严经济学”》称,今年大陆两会,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新采用“尊严”一词。它充分显示,大陆经济发展到今天程度,已不再以整体壮大为足,而要开始并行注重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处境。尊严这个名词带有很多经济意涵及商机效应,颇值得关心中国大陆政经及社会发展动向者细细观察、深入了解。
美国《世界日报》:中国再到改革十字路官民发声互动
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3月9日发表社论《中国再到改革十字街头》称,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将在本周末结束。这次两会出现明显“内外有别”。外部世界高度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政策拍板,以及两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中国内部则更多关注不同领域的变革,官方稳步试水,民间频发声音,预示中国又到了一个改革的十字街头。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中国经济大省“富可敌国”的喜与忧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日前刊发署名文章《中国经济大省“富可敌国”的喜与忧》。文章写道,中国经济大省“富可敌国”当然让中国人狂喜,预示强国之路走上快车道。不过,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中国要迈进发达国家门槛,依然路漫漫。中国之富强不能只看GDP绝对数量,而要考察国家实际收入和幸福体验。中国现代化就是要首先修补社会短板,在此基础上的国民共同富强才是真的盛世。(正义网舆情工作室供稿)
两会外媒文章选摘(3月9日-10日)
日期 |
媒体 |
标题 |
3月9日 |
华尔街日报(美) |
中国担忧地方政府债务 |
3月9日 |
世界日报(美) |
中国再到改革十字路官民发声互动 |
3月10日 |
工商时报(台) |
透视大陆新兴“尊严经济学” |
3月10日 |
联合早报(新加坡) |
中国落后地区官多说明了什么? |
3月10日 |
联合早报(新加坡) |
中国职工收入差距大侵害分配权益现象恶化 |
3月10日 |
联合早报(新加坡) |
今年出席两会香港代表“火气”特大 |
3月10日 |
新华侨报(日) |
中国完善“两会”犹如完善“脸面” |
3月10日 |
大公报(港) |
预算法修改稿将政府收支纳预算 |
3月10日 |
大公报(港) |
代表建议政府大力扶持灭碳产业 |
3月10日 |
大公报(港) |
今年监督人大重点:经济民生 |
3月10日 |
大公报(港) |
财经高官频频“发声” |
3月10日 |
大公报(港) |
代表吁落实钢铁振兴规划 |
3月10日 |
文汇报(港) |
外媒关注人大报告中国民生引热议 |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