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常红 贾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在报告中指出,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积极创新和完善执法办案机制,努力破解渎职侵权犯罪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等问题。
完善犯罪信息收集和线索管理机制。拓展群众举报渠道,建立健全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的举报平台。探索建立侦查信息数据库。推动完善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网互查、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举报线索受理、移送、审查、交办程序,实行案件线索价值评估、初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不立案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制度,完善督察、反馈等机制,防止线索积压、有案不办。
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本院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办案一体化机制。规范案件管辖制度,强化上下级检察院之间办理重大复杂案件、跨地区案件的指挥协调,完善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交办、提办、参办、异地办理等办案模式。健全检察机关本院内部协作机制,建立渎职侵权检察、控告申诉、侦查监督、公诉等部门协作会议制度,落实线索移送、介入侦查、情况通报、结果反馈等衔接措施,探索建立渎职侵权犯罪专门公诉人制度,增强办理渎职侵权案件的合力。
完善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立案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省级以下检察院逮捕职务犯罪嫌疑人报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撤案和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制度。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选任方式,扩大监督范围,规范监督程序,强化人民群众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执法办案流程,解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完善和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法律文书说理等制度,增强执法透明度。
完善以办案力度、侦查效率、案件质量效果和办案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制定考核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业务工作规范,把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作为业务考评的重要内容,科学综合考评办案数量、质量、效率和效果,促进公正执法、文明办案。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