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9月召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从1994年9月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到2009年9月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时隔15年,中央全会再次全面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其重要动向也格外令人关注。8月9日,记者就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应邀前来嘉兴作党的建设专题讲座的知名党建专家、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
“历史发展已经把进一步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摆在全党面前”
叶笃初认为,党的全部工作要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四中全会研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因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因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这方面已经设有系列课题。”叶笃初说,“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叶笃初还介绍了十七大报告对这一问题的有关论述。他说,党代会报告属于政治报告,讲的都是重大方针政策和原则问题。报告中有段话:“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并且首次以排比句方式部署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五大建设。而党的建设总目标概括为以下新的表述:“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四言八句”饱含新义,令人肃然。而过去常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在加进一个“执”字,即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在世界人民面前高高竖起一面大旗。所以历史发展已经把进一步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摆在全党面前。
在叶笃初看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次四中全会将会作出具有原则意义的工作指导和具体部署。“党的建设将形成为一个高点,同时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的起点。”叶笃初说,“我相信这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再出发的一次会议。”
这位党建资深专家,还以历史纵深视角向记者初步解读了伟大工程再出发的含义。
叶笃初说,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这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1939年,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塞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到了1994年9月,我们党因势利导召开十四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在全党获得了热烈反响。这样前后衔接,相互贯通,的确容易使全党接受和理解,这是一个既富有智慧又具有强大推动力的抉择。
从1994年9月至今,正好历经15个年头。正当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部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制定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纲领,正是时候。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理论上、实践上乃至法规制度方面都有创新、积累和总结。现在或可认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叶笃初介绍说,关于党的建设总体目标的表述上,先后有过几个变化,比较重要的有四个文件。
第一个出自1994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二个出自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第三个出自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四个出自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以上四个文件的论述都具有历史标志性意义,直到去年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继续沿用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党的建设总体目标,事实上也是为这次四中全会作了理论准备。所谓再出发,就是朝着这个总体目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安排,采取新举措。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并且查处了一批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力度不可谓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也要作为一个重点,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呢?
“这是当然的”。叶笃初肯定地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党的建设从以往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四大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大建设,就是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定会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新的部署。”
“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制度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叶笃初认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反腐倡廉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更加凸现,党中央必将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以创新思路寻求治本办法,是更加科学有效防治腐败的根本之道。
叶笃初说,2009年可以说是中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攻坚之年。继2008年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反腐败制度体系的框架之后,今年中央又起草、修订出台了一批反腐法规和文件。比如,中央最近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等四个文件。这“四个文件”,是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管理、规范廉洁从业行为、推进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央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的决心,充分说明法规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制订制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制度。”叶笃初认为,中央纪委最近对落实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采取的举措都很好,但需要落到实处。只有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落实,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才能防止权力滥用,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将权力腐败降低到最低限度。
“浙江党建工作有许多创新、许多成果、许多经验。研究党建工作不能不来浙江”
叶笃初教授一直来关注浙江的党建工作,近年来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浙江,深入到基层的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作为一名党建研究专家,他对浙江的党建工作又是作如何评价呢?
“浙江给了我很多的营养,很多的惊喜,每一次来浙江,我都有很多的启发,很大的收获。”叶笃初饶有兴致地说,“浙江的确是个创业创新的省份,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创新热情很高,创新能力很强。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开拓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在党建工作方面同样有许多创新、许多成果、许多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这么有活力,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强,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队伍。这为浙江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叶笃初还兴致勃勃地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因为嘉兴是党的诞生地,我对嘉兴党建工作格外关注。我觉得嘉兴的党建创新卓有成效。为推动农村党建再上新台阶,嘉兴市委推出了10项举措,如开展争创“创业先锋”活动,大规模提升村干部素质,开展党员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加快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等,使农村党的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次在嘉兴秀州区讲课能够采取同听课者互动方式,又让我了解到,这里普遍建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资金,开展创业帮扶,为一批有能力、有追求、有素质的党员搭建了施展才干、发挥才能的舞台,使他们成为带头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骨干,树立起新时期农村党员先锋模范新形象,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样的创新都实实在在,富有实效。他表示将以“新词语”的形式收进不断充实的《党的建设词典》之中。
叶笃初还说,杭州的党支部建在楼道上、温州的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等等创新,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具有示范意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