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解读

中央党校教授解析腐败频发根源与制约反腐三大因素

时间:2009-09-16 12:34:00  作者:  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高新民11日做客新华网,与网友一起展望十七届四中全会,畅谈“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反腐倡廉进程”。

  2009年9月11日14:30,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高新民做客新华网,展望十七届四中全会,与网友畅谈“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反腐倡廉进程”。图为嘉宾回答网友提问。新华网 陈杰摄 

  高新民:不赞成把反腐分为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 

  高新民认为,把党的反腐倡廉分为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不科学,如何保持权力的有效和廉洁是制度建设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新民:改革领域如不跟上监管必成为腐败高发地 

  高新民说,改革深入到某一个领域是好事,但是如果监管跟不上就必然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说到底还是对权力的制约,关键在如何制约。 

  高新民:官员财产申报肯定有用 但未必是终极反腐制度 

  高新民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肯定有用,但未必是终极反腐制度,因为不能单独看一个制度,还要有其他制度来配套实施。 

  高新民:下级不可能监督上级 上级监督有效但滞后 

  高新民认为,反腐倡廉的突破点和难点是联系在一起的,制约反腐倡廉最大问题有三方面:一是监督不力,二是制度不健全,三是价值层面问题。她分析指出党内监督的弱点,认为下级监督上级基本不可能,上级监督下级有效但是有滞后性。 

  高新民:腐败频发归根结底是权力运作的科学化问题 

  针对网民提出的反腐政策出台不少腐败依然频现的问题,高新民表示,这归根结底是权力运作的科学化问题。  

  高新民:腐败高发与党员的个体价值观密切有关 

  高新民认为,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背景下,官员腐败高发与党员的个体价值观出现问题密切有关。 

  高新民:政府机构意识到4万亿投资监督表明执政力提高 

  针对网民关心的对中央4万亿投资的监督问题,高新民说,到底能够监督得怎么样现在还不太好说,因为这是一个过程,它还要继续往前走一段路,得等这个路都走完了,我们回过头再来反思和检查。 

  高新民:惩防统一不矛盾 重点在融进每个人的工作流程 

  高新民认为,预防和惩治腐败并不矛盾,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把它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流程之中。 

  反腐倡廉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党内民主等密切相关 

  高新民认为,反腐倡廉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内民主等密切相关。 >>详细 

  标志性廉政制度一是党内监督条例二是惩防腐败体系 

  高新民认为,廉政制度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是党内监督条例,然后是关于教育、监督、预防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体系。 

  1980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反腐的制度性问题更具稳定性 

  谈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在廉政方面的标志性制度建设,高新民说,说到标志性的制度建设不得不提到里程碑式的思想的发展,这就是邓小平在1980年明确地提出来不是个人的思想作风不重要,而是制度性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责任编辑:zywhcx]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