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云龙
30年,弹指一挥间。
1978年6月26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下,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三十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浙江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始终坚持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各个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回望浙江检察三十年的历程,最显著的成绩是围绕大局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全省检察机关始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立足三十年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各项检察职能,认真谋划和推进检察工作,切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惩治和预防腐败、保障司法公正等职责任务,为浙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依法从严打击与依法从宽处理的有机结合,坚持打击犯罪与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依法批捕、起诉,在检察环节保证了对危害国家政治稳定、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等严重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对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坚持依法从宽,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我们始终坚持将反腐败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从打击经济犯罪、打击违法乱纪行为到惩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完善过程中的腐败新形势、新动向,采取完善群众举报、“系统抓、抓系统”、开展专项工作等,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同时,加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源头治理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我们始终坚持法律监督的根本属性,把加强对诉讼活动的监督作为重要职责,不断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突出问题,共追捕8273人,追诉7494人,不捕68451人,不诉10706人,监督侦查机关对6090件该立不立案件立案,对1796件不该立而立案件撤案,提出刑事抗诉2630件,提出民事行政抗诉7445件,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监管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7751件(次),有力地促进了严格执法,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回望浙江检察三十年,最鲜明的特点是积极顺应法治进程开拓创新。浙江检察机关紧随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大力推进执法理念的转变、工作思路的创新、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办案方式方法的改进,使检察工作始终符合不断深刻变化的执法环境的要求。1978年重建后,即在全省确定试点单位,按照即将实施的“两法”的规定审查起诉和支持公诉,取得经验,为全面实施“两法”奠定了基础。根据1997年修订后“两法”的要求,推进了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提出了依法独立办案的“四条意见”,开展了对侦查讯问的同步录音录像。针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外来人员突增等带来的案多人少突出矛盾,采取依法扩大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理适用、类案专办、辅岗、办案信息共享等措施,积极应对,多年来浙江省检察干警人均办案数为全国的2倍多,居全国首位,始终保持了打击犯罪的力度和质量。近年来,围绕增强法律监督能力,明确了加强检察基础工作的总抓手,加强了检察机关信息体系建设,推进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建设,加强了法律监督说理,开展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开拓创新成为了三十年来推动浙江检察工作的主流,激发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亮点。
浙江省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第一任检察长张世祥
回望浙江检察三十年,最突出的标志是固本强基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三十年来,检察机关蓬勃发展,检察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坚持依法建院,浙江检察机关从初建时的36个单位282人增加到现在的105个单位7419人,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等机构得到了强化,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立案监督等工作机构和职能依法增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不断武装全体干警,坚定干警政治立场,广大干警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坚持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岗位技能训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多管齐下的专业化建设道路,先后组织开展大专、本科段达标式学历教育,全省干警本科以上学历已占到总数的77.2%,其中研究生占5.3%;全方位、多渠道的正规化岗位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进入有序轨道,19名干部进入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等全国性业务拔尖人才队伍行列,83人入选全国和省两级业务骨干人才库;检察理论研究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为推进实务工作和完善检察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定科技强检的战略部署,把建成具有检察特色的科技装备体系作为新时期强化法律监督的强大动力,累计投入科技强检资金3.5亿元,全面建成了集视频、数据、语音于一体的全省检察专线网,全部完成了讯问监控系统和多媒体示证系统建设,加强了检察数据库体系建设,为发现、突破、指控犯罪强化了科技支撑。坚持把执法保障纳入检察工作的总体格局,积极争取支持,不断改善执法条件,全省检察机关办公办案和技术用房增加到了75.4万平方米,办公办案经费得到了保障。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