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厂爆破90米巨型冷却塔这是9月16日拍摄的爆破冷却塔过程(拼版照片)。旧机组关停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多吨,减少粉尘排放300吨左右。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傅丕毅 刘欢 查文晔
对于生活在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民洪昌达来说,每年十五六万元的家庭收入使他在5年前购齐了捷达小轿车和高档家电,高收入和充裕的物质已经不再是他最急切、最崇尚的生活追求了。
在民辉村新修建的一排排带车库的红色小楼旁,48岁的洪昌达正在和家人一起搬运新到的家具。“我们很想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洁净的水,还能经常看见蓝天和绿树。”他说。
沿着村旁的一条六车道马路,从洪昌达的家到东北面的医药化工业区步行不过20分钟。两年前,海风经常吹来的恶臭曾使洪昌达和村民们呼吸困难,他们在备受煎熬中多次集体上访并与制药厂发生冲突。
现在,由于环保部门在化工区建立了废气预警系统,洪昌达几乎闻不到了恶臭。还有更多的迹象显示着这个富足的地方正在走向生态宜居。浙江省台州市正在滨海地带构建660平方公里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其中生态建设被单列规划。
“进入区内的全部企业将连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条,不能进入链条的企业将被勒令停产或退出。”台州市官员王建平说,“我们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约束性指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规划也是“生态文明”于2007年被正式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已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并列为中国四个文明建设。
分析人士预料“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部署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较系统的体现,这将使像台州这样的生态转变持续扩大、深化、升华,并尽快延伸到整个国家。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生态文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支撑。未来五年,全社会将展开生态文明启蒙。”
分析人士预料,与“十一五”规划及之前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规划”,中国的发展将站在新的历史新起点上。
世界发展潮流正在显露如此端倪:人类将从“农业革命”形成的“农业文明社会”和“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文明社会”,步入“生态革命”形成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社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曹荣湘说:“谁抓住了‘生态革命’的先机,谁就会成为未来的强国。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生态文明”。”
中国政府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的概念。而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更曾明确表示,“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
中国已于去年11月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推动中国“生态革命”的进程。
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将加快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预料中国将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进行分解,除了纳入能耗强度、可再生能源比重等一系列指标外,碳排放强度也将首次纳入“十二五”规划。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