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展望“十二五”

中国未来发展需在更大的外部压力中寻求突破

时间:2010-10-16 15:07:00  作者:程云杰 施晴妍  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资料图片

————————————————————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程云杰 施晴妍)美国财政部北京时间周六凌晨在华盛顿宣布将下半年的汇率报告推迟到20国集团峰会闭幕之后,这一决定虽然绕过了一直以“人民币被刻意低估”为主要竞选议题的国会中期选举,但是在汇率问题上,中国面对的外部压力并未有减弱。

  就在同一天,美国政府宣布将就中国政府是否对国内清洁能源行业提供非法补贴进行调查,并表示一旦获得充足的证据支持将会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解决。

  中外研究机构的学者指出,汇率和贸易争端问题只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持续面对外部压力的一个侧面,其诱因是中国经济在发展速度和增量规模上同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形成的明显落差。由于这种落差将会长期存在,并将从经济社会民主政治等多个领域引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更大外部压力,中国必须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区主任肖耿认为,中国经济和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形成了近代以来最显著的落差。他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面对的是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失业率较高,经济增长疲软甚至下滑。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一直以数倍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水平向前发展,失业率不高,物价水平处在上升通道。虽然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的份额来自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报告预测,2010年中国全年GDP增速同比可达9.9%;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长期预测则显示,中国经济在2020年以前有望保持8%的年均增速。

  肖耿说,这种反差会使外部压力成为中国经济必须面对的一种常态,并突出表现在贸易和金融领域,主要是因为西方发达经济体受其政治制度的限制,任期短、选举频繁、常常会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回应选民的短期利益诉求,从而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特别是中国,提出“情绪激烈”但却“缺乏合理性”的要求,其危险之处在于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干扰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用一组数据来证明中国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他说,尽管经济复苏已使全球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案件数量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回落,但是中国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今年1季度,全球新发起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案等在内的临时进口限制贸易救济案同比下降20%,但在此期间,全世界约47%的新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把矛头指向了中国。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

  梅新育认为,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优等生已无可避免的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政治压力强迫人民币升值。更值得注意的是,政治与市场的力量常常表现为相互倚重。比如,在政治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境外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借机大肆炒作人民币升值题材,使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猛然高涨。学者们指出,外部压力已从经济传导到社会政治各个领域,主要与民主、人权和宗教问题挂钩。本月初,位于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就把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刘晓波,意图为中国强加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博爱”。

  梅新育认为,一些居心叵测的外部势力始终希望忽悠中国效仿失败国家而放弃自己的成功道路。

  正是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会议将就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转型做出重要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肖耿认为,要化解这些外部压力,处理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最重要的是要“继续做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好自己的事,确保国内经济平稳、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认为,决策者在讨论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通过更系统化的改革,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别要考虑人民币汇率改革究竟将继续采取何种政策,中国如何加快结构调整,以适应汇率改革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博士认为,当今的社会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决定了外部环境势必会越来越复杂,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说:“与化解外部经济压力一样,中国也需要立足国内应对与民主、人权和宗教等问题相关的外部压力。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民族群众才能在安居乐业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市场经济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以此为出发点,中国才能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对外交往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逐步从大国成长为强国”。

[责任编辑:zywfq]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