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正义基层行走进山东>>基层工作

检察文化:印象市南

时间:2012-03-15 17:12: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德占时期所使用的保险柜。姬刚 摄

院大楼照片。姬刚 摄

  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有别于其他检察院的建筑风格,坐落于老市区中心地带观海山脚下的这座欧式建筑,最初是德国胶澳法院(“胶澳”即胶州湾之意,德文、英文的音译都是“胶州”,所以当时官方称“胶澳”,传媒及其他场合则多称“胶州”)、胶州帝国法院,是由建筑师汉斯·费特考尔设计,始建于1912年,1914年落成。从时间上看,由汉堡施密特公司建造的胶州法院是德国人在青岛完成的最后一批建筑之一。 

  这座两层建筑是典型的德国行政建筑风格,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3126.53平方米,有大小房间31处,并有地下室和阁楼。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建筑的东向正立面开敞,辟有敞亮窗户。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公分左右,并用花岗石做走向,间或亦做横向分割,构成良好的遮阳设施。这种处理手法赋予整个立面以立体感和生动性。入口设于立面的南半边,为一拱形大门。主立面与北侧面转角处有一设计独特的角便门,以供法院特殊用途。北侧面延续有一大坡面屋顶的两层建筑,与建筑南部构成完整的E形平面。 

  托尔斯顿·华纳在《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说,为适应复杂的城市建设布局,建筑师汉斯·费特考尔用几组建筑体艺术地组合成法院大楼。胶州法院朝向广场的一侧庭展示出某种纪念意义,同时又不能与总督府竟相争妍。因此,设计者对建筑物的立面和高度都采用了极其不同的处理。主入口朝向广场,并在庞大的厅堂建筑体与相对见小的侧翼办公楼的交汇点上。 

  自1842年以来,在华的外国人在法律上受其领事馆管辖。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约,中国法庭不受理对外国人的诉讼。即使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诉讼也由领事馆法庭审理。至1917年,德国公民一直享受这种殖民特权。 

  德帝国海军部1899年在柏林编制的《1897至1898年备忘录》记载,德国胶州保护区对法事有如下规定:租界内所有居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均受德国法律条文、规定的制约。诉讼由皇家法官一人或皇家法庭审理。后者由一名皇家法官和两至四名陪审法官组成。皇家法官由皇帝任命,具有绝对的独立性。陪审法官选自当地德高望重的商人或民官,由法官任命。” 

  在德国租界内居住的华人服从德国法律。青岛、李村两地设有地方法庭,由通晓中文的德国审判官受理华人诉讼。民事诉讼以中国当地法律为准绳。由于欧洲人视中国法律过于严厉,刑事诉讼则按德国法律,同时尽量兼顾中国的法律观念。于是,对男人施以体罚的惩罚方式得以保留,而对清律中的一些酷刑及死刑予以废除。 

  自1914年这座大楼建成起就先后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一座普普通通的建筑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在日本占领青岛时期为日本裁判所,国民党时期为国民党法院,解放后先后成为青岛市中级法院办公楼、市南区法院办公楼,2003年9月,市南区检察院迁入办公。 

  如今,一走进这座极具欧意的办公楼,人们会立刻感受到欧式建筑的古朴、丰厚、浪漫、华贵的艺术气息。市南检察院作为房屋的使用者,在保证办公、办案的需求同时,始终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己任,坚持“修旧补旧”、“重在保护”的思想。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大规模地对大楼进行修缮,纠正了过去不合理的装修做法,恢复了该建筑内部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完善了现代化的电气化改造,使这座近百年历史建筑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作为青岛市检察院所辖的12个基层院之一,现有科室18个(2个为内设科室),共有检察政法干警88人,工勤编10人。其中检察官59人,占政法编制干警67%。全日制研究生23人,本科生59人。政法编干警平均年龄38.44岁。 

  近年来,市南区检察院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责,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机制创新,创建了队伍建设五项机制,业务监督五个流程,创新了标准化审查快速和谐办案(SER)机制、“1+N”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打造“阳光检察”品牌,努力实践“公开、公正、公信”的品牌理念,检察工作实现了全面发展。 

  该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确定为全国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示范院、全国检察机关“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机制试点单位。此外,还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山东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基层检察院目标管理联系院,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两次荣立省院集体一等功。 

  市南区检察院创建的“阳光检察”品牌荣获“青岛市服务名牌”、“青岛市廉政文化品牌”、“青岛市党建品牌”称号。涌现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全省十佳女检察官”、“全省十佳反渎局长”、“全市十佳女检察官”、“市级劳动模范”等大批优秀岗位和优秀干警,检察队伍及执法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zywy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