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正义基层行走进山东>>本网专稿

山东即墨市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时间:2012-03-16 17:30:00  作者:王旭 李卫东 吕秀丽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该院政工科科副科长孙振强拿来刊登了全国文明单位名单的2011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吕秀丽 摄

记者向政工科科副科长孙振强了解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吕秀丽 摄

  正义网山东3月16日电(记者 王旭 通讯员李卫东 吕秀丽)厚厚的工作汇报材料、摞起来一米多高的资料盒、整齐规范的目录封皮……这是我们此次基层行的最后一站山东省即墨市检察院所看到的,这些资料都是该院在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准备材料。日前,该院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成为本届山东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检察院,也是全国31家获奖检察院之一。 

  “争创过程中不断有亮点出现” 

  该院于2008年制定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意见》,对创建工作作出详细规划,明确要求三年内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同时,每年年初都制定具体的创建工作方案,把各项创建目标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实行任务目标倒计时的做法。 

  2008年以来,该院坚持打造“学习文化、机关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情感文化”等五种文化,持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系列活动。近年来,该院共培养出6名研究生,鼓励30余名干警在职取得了本科学历。有8名干警的理论调研文章获得最高检、山东省院优秀研究成果奖,1人被评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创建“文化育检”的检察品牌也成为该院争创文明单位的亮点之一,引导干警提升素质崇尚文明。 

  创建“为民检察·守护正义”品牌,积极推动最具安全感城市创建工作,也是该院争创文明单位的另外一个亮点。成立了“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服务三农”等四个联系办公室和32个民生检察联系点,把检察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乡村、企业和社区;成立“轻微刑事案件调解处理办公室”,去年一年就对50余起轻微刑事案件进行了调处,有效减少社会对抗;完善了轻微刑事犯罪教育矫正工作机制,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得到从宽处理;建立完善执法办案过程中的涉检信访评估预警机制,将30余起信访隐患解决在办案之中。此外,还建立了“民生检察热线”联动处置机制,联手青岛市电视台开设“民生在线”栏目,年内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解决纠纷60余起。 

  “一句话需要十几页的资料解释” 

  在整个争创的准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是文明单位档案资料整理。采访过程中,该院政工科副科长孙振强抱来全部申报材料,十个文件盒摞在地上足有一米多高。“根据《全国文明单位考核细则》,一句话需要准备十几页的资料,仅整理档案一项加班加点忙活了一个多月”,孙振强科长拿着档案资料向记者介绍到。记者看到每本资料本厚度不等,“创建单位的基本情况”、“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领导班子廉政建设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等百余份材料,每份材料都按照要求细致整理。 

  “要在全国成千上万家企事业单位中评选出来,起初觉得达到标准很难,但各项工作逐项展开后,感觉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检察业务工作也随之在进步”,参与争创文明单位全过程的党组成员、政工科科长郭玉臣介绍说。 

  在争创文明单位的三年准备时间内,该院一直保持着“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同时,该院还坚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选派6名干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开设了青少年QQ“法律家园”,结对帮扶贫困学生70余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30余次。成立4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先后参与垃圾清理活动11次,参加文明交通引导活动420余人次,全面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即墨市检察院是老先进了!” 

  “即墨市检察院是老先进了”,孙振强科长介绍说,“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山东省精神文明机关……现在又有了一块国家级的牌子”。2010年,该院还被即墨市委评委突出贡献先进单位和慈善事业先进单位。 

  即墨市检察院已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十余项,此次又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记者问及以后的工作目标时,郭玉臣科长说到,“因为全国文明单位要年年复审,我们要保持住”,“在业务上,有一些工作走在全国检察机关的前列,也有些工作需要再加强。我们还要将检察系统内的最高荣誉‘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定为奋斗目标,坚持做科学发展,人民满意,全国一流的检察机关”。

[责任编辑:zywy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