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瑞金五公里,很快便可以到达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旧址。
10月23日,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来这里,来到这片共和国检察的圣地。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显得异常的安静。
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成立,与当时的政府各部局一同在江西瑞金叶坪谢氏宗祠内办公,从此以后,瑞金,成为中国检察事业永远的精神家园。
在一幅幅早已发黄的照片、一张张早已泛旧的史料中,我们开始重新寻找人民检察的历史脉络,重新追忆在战火纷飞中那段令共和国检察人为之动容的光荣而艰难的历史。
80年前,刚满10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苏区人民,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为当时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机关由此诞生,在当时设置的9个人民委员部中,中央工农检察委员部赫然在列。
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以何叔衡、项英、董必武、梁柏台、高自立等为代表的检察先辈,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创造性地开展苏区检察工作,奠定了人民检察事业发展的根基。
80年岁月呼啸而过,没有哪一种硝烟不会散尽。
在委员会旧址内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检察史陈列馆”,三幅栩栩如生的壁画生动展示着那个年代工农检察工作的场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共和国的检察制度由他们开始了光荣的历史。
驻足在何叔衡的照片前,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面色沉静,目光冷峻。而与之相隔不远的董必武的照片,一身戎马装,英气逼人。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承担反腐败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组织检举运动、接受举报控告、侦查乃至起诉的“一条龙”职能,是当时检察机关的主体。
在展厅中,有一幅描述当时工农委员会工作人员工作场景的油画,从油画中,可以清晰看到当时工农检察委员会工作的场景。彼时,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卓有成效的各项检察业务:监督检查中央苏维埃政府的政策、法规、条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检举运动和反贪污浪费斗争;加强检察制度建设。
那段血与火洗礼的峥嵘岁月,红色土地上凝练形成的红色检察精神,成为后来共和国检察人面向未来、开拓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展厅中,记者遇见了前来参加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纪念大会的江西宜春市检察院检察长熊金文,面对着陈列的照片和资料,他对记者感慨:人民检察的80年,是不平凡的80年,是不断发展的80年,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加珍惜现在,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检察事业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中国法治也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在这次纪念大会上所讲的,80年的历史印迹,是值得永远珍藏的精彩画卷;80年的优良传统,是培育和滋养检察精神的丰厚食粮;80年的基本经验,是续写新辉煌的宝贵财富。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