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专题频道>>时政专题>>正义基层行走进河南>>本网专稿

河南灵宝市检察院 推行监所创新管理

时间:2011-12-02 10:56:00  作者:侯文昌 林平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红岩带领班子成员和正义网记者合影。 姚宇/摄

  

  灵宝市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主任张灵建向正义网记者展示了“软信箱”。 姚宇/摄

  

  张灵建主任向正义网记者展示了在押人员点名约见检察官申请卡。 姚宇/摄

  

  灵宝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科长王力佐带记者来到了驻所心理矫正室。 姚宇/摄

  

  王力佐科长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何春枝正在给在押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姚宇/摄

  

  王力佐科长与正义网记者进行交流。 姚宇/摄

  正义网河南12月1日电(记者侯文昌 见习记者林平)12月1日中午,“正义基层行——走进河南”报道组前往灵宝市检察院就民行检察等工作进行采访。灵宝市检察院检察长杨红岩携党组成员热情接待了采访团一行。

  今年以来,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在维系既有荣誉的同时,积极探索检察业务创新的新做法。杨红岩表示,该检察院除了荣获全国十佳检察院的殊荣,还走出了一位全国十佳杰出检察官。“荣耀反而使我们更加谨慎,全院上下提出“再创灵检辉煌”的口号,还组织干警走向西柏坡、井冈山等地走访,开展中层干部集训等工作。”杨红岩补充说。

  “软信箱”:让在押人员举报渠道通畅 

  据悉,灵宝市检察院监所检察科曾率先在监所设立“软信箱”。这个特制的信封,让检察监督成为监狱管理中的一剂“良方”。“我们将信封发放给每个在押人员,这样有利于他们减轻心理负担,避免犯人向检察官信箱举报的顾虑。”灵宝市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主任张灵建向正义网记者介绍。

  记者发现,这个“软信封”中装有一张让犯人编写举报内容的空白信纸。另一张是“在押人员点名约见检察官申请卡”,内容包括时间、姓名、监室、罪名、约见检察官姓名、检察官约见情况等。该申请卡的使用说明写明:在押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点名约见任意一位驻所检察官,同时将申请卡填写完整后放入“软信箱”,驻所干警将定期进行统一收取,及时安排接见。

  据悉,三门峡市境内所有监所都设有“检察官信箱”便于服刑人员向驻监所检察室上书意见或举报监狱违法不公等行为。灵宝市检察院监所检察室率先推出的“软信箱“制度,让在押人员举报渠道更加通畅。 

  “心理矫正室”:为在押人员提供专业心理疏导 

  “我们定期邀请三门峡市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入看守所,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压力,提供心理矫正服务,为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灵宝市检察院监所科长王力佐表示,这是该监所设立心理矫正室的真正目的。

  1日下午五点半,来自三门峡市的心理咨询师何春枝正在和看守所内一名犯有抢劫行为的少年交谈。何春枝向记者表示,她会定期来到在看守所为在押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 

  “你觉得在工厂打工太辛苦,挣钱太慢,还受约束,就去抢夺他人的手机,还是在怪父亲不给你钱买是吗?以前他们都不管你,才导致现在做出违法的事情吗?”何春枝很认真地对坐在其身旁的一名未满17岁的在押少年发问。“当时只是想抢钱买手机,没有想到后果,以为最多就是罚款而已。我其实也愿意自食其力,但是来钱太慢,父母也不管我。”少年这样回答。

  参与本次在押人员心理疏导的灵宝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科长王力佐表示,目前该所在押的青少年,至少有九成以上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受到惩罚,法制观念极其淡薄,这背后所反映的其实正是我们法制教育的严重不足,责任不仅在学校、家庭,还在社会。 

  何春枝还向记者提供了五份工作记录,详细记录了接受心理疏导的在押人员的个人情况、犯案经过、心理咨询进展、矫正效果等信息。“我所接触的未成年人咨询对象,几乎都表示如果当初知道属于犯法,打死自己也不会干的。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促成他们犯罪的原因除了法律常识缺失以外,有时候也受制于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品质的缺失,或是因为亲情缺失,或是责任感,亦或是性格方面的缺陷。”何春枝表示,我们在矫正过程中会通过不断开导和鼓励,以书信作为沟通渠道给那些因亲情缺失的孩子提供和家人重新交流的机会。对于其他的在押人员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心理疏导策略,一步一步打开他们的心结。纵然无法抹去已经铸成的犯罪事实,但是至少可以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的进行疏解,减缓压力,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工作进度差别较大。“有一个16岁的小孩也是因为亲情方面的缺失导致犯罪,在经过三次心理疏导后,情况已经得到好转,现在和父母经常保持联系。”

  当天参与心理疏导的少年在押人员对记者说,如果通过一次疏导还未能打开心结,可能还会再次主动要求咨询师介入。对记者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眼眶已经通红。“我们增设监所心理矫正室,除了缓解在押人员心理压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外,还希望借此帮助他们在重归社会后自食其力、正常生活。”王力佐表示。

[责任编辑:zywsg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