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深圳市政府“一号文件”都是以经济工作为主题。而今年,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一号文件”的主题,却是法治政府建设。这是为什么?2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因为我们认识到,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持理性和法治。”
“越是经济困难,越需要保持理性和法治”,这已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和民众会内会外的共识。每年两会,“法治”都是热点,但2009年的春天,特殊的经济形势注定了“法治”这两个字将被赋予更多内涵,承载更多希望。
保民生,法律应该“软”点儿
针对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日前建议:“请把小摊贩合法化。”“小摊贩也要吃饭,也是要谋生的。小摊贩问题长期存在,与其堵,不如疏,让其合法化、规范化。”尽管对何兵建议的具体内容还存有争议,但法律人试图通过法律调整应对危机,改善百姓生活的思路,却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积极评价。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鼎业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智慧表示,她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立法为企业、个人松绑。“不少企业面临困难。只有减轻负担,才有可能活下去。”她认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各种费税,应尽可能减免,“尤其是那些不合理的垄断性、权力性收费”。她以高速公路收费为例做说明,“不少高速公路,贷款早收回来了,但收费却停不下来。目前的经济形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废止不合理收费的契机。”
许智慧还谈到社会福利立法完善问题。“走出经济低谷,需要扩大消费,但百姓却捂着钱不敢花。说到底是对未来心里没底,兜里有点钱心里才踏实。只有立法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保障等制度,鼓励消费才能落到实处。”
法律的“软”不仅体现在立法中,还体现在执法中。今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的意见》(俗称“二十条”)。既依法办案,又要保障企业发展,体现了检察人服务大局的责任感、使命感。
全国政协委员方工多年从事检察工作。他认为,应妥善处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案件,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要慎用查封、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措施,减少因执法不当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的想法和方工不谋而合。记者看到他带上会的两份建议:《关于检察机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最佳司法保障的建议》、《关于审判机关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最佳司法保障的建议》。在前一份建议中,他建议检察机关“严格掌握逮捕措施的适用条件。对企业负责人,少用逮捕措施,尽量使用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防止‘办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结局出现”。在后一份建议中,他希望审判人员不孤立办案,而是要深入企业,研究帮助企业平稳渡过金融危机的司法政策和应对措施,“特别是对诉讼保全、企业重整、执行时机等方面进行调研,出台应对措施。不轻易宣告企业破产,不轻易将企业职工‘甩’到社会上去。”
保稳定,法律必须“硬”点儿
方工说,他最关心的话题是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
他对稳定问题的担心,源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收入减少了,失业的人多了,一旦相关措施没有及时跟上,社会治理再不力,就容易出问题。”
方工认为,稳定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法律在其中发挥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特殊时期,打击犯罪,尤其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严重破坏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侵犯百姓利益的犯罪,该严的时候不能手软。”
他特别提到对涉农犯罪的打击。“2000万农民工回乡,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形势严峻。这个时候坑农害农,比如打着‘家电下乡’的幌子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性比平时更甚。”
方工和许智慧不约而同地将打击职务犯罪上升到事关稳定的高度。许智慧说:“部分百姓收入少了,甚至工作都没了,肯定气儿不顺。对于不流一滴汗就把几百上千万装入兜里的贪官,会更加痛恨。只有严厉惩治腐败,才能让百姓对政府有信心,对将来有信心。”方工认为,经济困难时期的职务犯罪分子,“就是在发国难财”。他特别强调,“要紧盯国家投入的4万亿资金,对这些钱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贪污、受贿、渎职等行为,查处要比平时更及时、更严厉。”
从容应对危机,离不开法治完善
适应经济形势作出必要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法治功能。法治也将在这种自觉调整中前行。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认为,“金融危机不仅是对经济的挑战,也是对法治的挑战;它检验我们国家经济承受能力,也检验法律框架的适应能力。”他指出,既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那么市场经济出现危机,其实给了我们检讨目前法治规则是否完善、合理的契机。“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个别法律显得不太适应了,这提醒立法机关,制定、出台的法律,要有足够的预见性、现实针对性和有效的可操作性。而针对这次危机修补法律的过程,正是立法完善的过程。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难以完全避免,但法治完善可以让我们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应对得更加从容。”
和具体立法、司法措施调整相比,执法机关适应形势主动调整执法理念、方式,影响或更为深远。2月26日,第一期全国基层检察院检察长轮训班开班。高检院将用两年的时间,把全国3000多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全部轮训一遍,以提高他们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早几天的2月18日,县级公安局长培训班也开班,全国3080名县级公安局长将分7批来京培训。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公安局长5种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能力;基层实战能力;驾驭复杂局势能力;舆论引导能力。
当理性、平和成为解决矛盾的首选,中国法治的春天,正在走来。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