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见被高检院采纳了”
——政协委员眼中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的意见被高检院采纳了!”3月10日,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律师高兴地指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第十六页的一句话给记者看———“完善对民事、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方式”。刘红宇说:“‘方式’这两个字在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没有,我指出来了,现在加上了。这说明征求意见并不是‘走过场’,检察机关是在实实在在地吸纳我们的意见。”
2月16日,高检院邀请部分在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高检院专家咨询委员和特约检察员座谈,征求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意见,同时听取大家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刘红宇应邀参加。
刘红宇认为,曹建明检察长向大会所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的“三观”:执法观———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政绩观———效率、效果的统一;权力观———注重内外部的监督。
“数字量化是这个报告的鲜明特点,这充分说明了检察机关在2008年所做的工作扎实、出色。没有平时的付出很难写出这样内容充实的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刚对报告多用数字表示赞赏。吴刚平时就很关心检察工作,他认为,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不仅专业,而且敬业。平时当地检察院都会派专人来征求工作意见与建议,态度非常诚恳;还会及时向代表委员寄检察工作信息简报等资料。“检察机关一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只是在听取报告的今天。”吴刚说。
“检察队伍建设确实很出色,比如对地市级检察院检察长普遍进行轮训,对部分省级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新任基层检察院检察长进行培训,对新任省级检察院检察长普遍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等等,这说明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自身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刘红宇说。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告诉记者,她认为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平实,尤其是报告正文背后附上了有关用语、数据说明和图表,让“外行人”也能够非常容易地了解检察工作,“整本报告就是一本明白账”。
“报告既反映了全局,又突出了亮点。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药品犯罪,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完善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这些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报告都给予了回应。”吴刚表示,2008年检察机关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各项检察工作,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还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
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侯露认为,检察机关2009年的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工作安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她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等公共支出重大项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