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从事检察工作已经有六年了。在我这六年的法律之路上,《检察日报》就仿佛一位值得信赖和依靠的老大哥,充当着三种截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身份。
其一谓之“引路人”。由于我是以文秘的身份考进检察机关的,之前并没有学过法律,刚进检察机关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而最开始我被分配在办公室工作,接触法律的机会也不多,每天闲暇之时,有时也翻翻办公室里订阅的《检察日报》,说来惭愧,那时对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完全没兴趣,最爱看的就是通讯报道以及《明镜周刊》上的小故事。然而在《检察日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发现自己竟然渐渐对法律有了兴趣,以前觉得无比枯燥的法律术语也变得熟悉起来,看问题也开始试着运用法律思维。不知不觉地,我已经完成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法律从业人员的转变,所以,《检察日报》确是我法律之路上的“引路人”。
其二谓之“良师”。进检察机关的第二年,我开始准备国家司法考试。对于从未学过法律的人来说,通过这“天下第一考”的难度可想而知。除了自学司法考试教材之外,我每天还坚持阅读《检察日报》,用心揣摩报上的信息。尤其是案例分析类和法律适用类的文章,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又通俗易懂,很适用初学法律的人阅读。当年我能够顺利地通过司法考试,《检察日报》这位“良师”功不可没。
其三谓之“益友”。通过司法考试后,我进入公诉部门工作,每天与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打交道,对我而言这又是一次挑战,多亏有了《检察日报》这位“老朋友”的帮助,才让我有了应付裕如的感觉。我可以从“业务探讨”中学习到工作经验,从“疑案精解”中学会如何给案件定性,从“观点快递”中了解到法学前沿动态,从“法辩”中欣赏不同法律观点的碰撞,从“学术”中感受法学名家的魅力,从“信息快车”中看到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新做法与新举措……这些对我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忙,有时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都是这位“老朋友”的功劳。
现在,法律已经是我的终身事业,那么《检察日报》这位我的“引路人”、我的“良师”、我的“益友”也必将与我一路相伴,在法律之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检察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