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和逾2000年的中国检察史相比,短暂得可以忽略。然而对我来说,与《检察日报》相识、相知的20个春秋,是我生命中最黄金的时代。
20年前,我在一家比《检察日报》诞生早一年的省级电台“拓荒”,担任新闻节目监制。至今,我还记得《检察日报》创刊号上“就检察说社会,就社会说检察”的办报思路,同我们节目 “关注社会、关怀民生” 的宗旨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此,我不仅养成了阅读《检察日报》的习惯,还安排师出政法高等院校的记者夏来跑检察线。也正是这次幸运的牵手,让我与《检察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老百姓有什么冤情告御状上访,最熟悉的莫过于拦着开封府青天大人包拯的轿子申冤,却没有一个真正去找御史中丞的,这是一直以来检察工作面临的尴尬。
带着这份把检察工作从庙堂宣传到坊间的责任,我在《新闻半小时》节目中开办《法制》专栏,邀请了人大、检察等人士到直播室与听众交流,普及检察知识,宣传反腐倡廉、民主法制,借助《检察日报》的力量,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不仅对《法制》节目进行了扩充,还新建了一个节目部。我自己每月至少一周去基层采访、调研,了解百姓呼声。后来,这些报道除在我台播发,有的被《人民日报》、《检察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采用。如《人民日报》、正义网同时编发的“记者调查:高速施救费 凭什么那么贵”,《检察日报》刊发的“检务公开一日”、“某省百余台政府指定购买车出现质量问题”,以及“某某石化油耗子长江水当油卖牟取亿元暴利”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我台与《检察日报》也结下深厚情谊。
20年来,《检察日报》地方记者站的同志换了一拨又一拨,可他们中兼任我台特约记者的身份未曾缺席。从称之为“大哥”的市站站长方,到铁骨柔情的站长梁,再到厚积薄发的省站站长郭,我们一起讨论选题,一起采访、学习,共同进步。往事如风,当年的记者夏,已经当上中层领导;而我也进入天命之年,成长像岁月一样,欲语还休。
前几年,我们策划过关于城市“牛皮癣”的报道,遇到了瓶颈。在这苦恼万分之际,恰好从《检察日报》上读到“提升新闻起点:机制、责任、雕琢”,顿时醍醐灌顶!将这一思想移植到我台《建设学习型记者队伍意见》中,还撰写了理论文章《谈谈"事事关心"的挖掘与放大》,指导年轻编辑、记者、主持人的新闻实践。
某区有起“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典型案件,检察机关已立案侦结。但当地个别党委领导想法外开恩、违法不究。基层检察长及办案检察官表示不解。我在深入调查之后也感同身受,犯罪嫌疑人的证据“铁板钉钉”,怎么能姑息?我和基层检察人员冲破重重阻力,坚毅前行,及时写出书面报告。终于,在省市高层的督办下,这名贪官受到了应有的制裁。
20年,我每遇稿件中弄不懂的法律关系,都少不了讨扰检察官,至今已成为了默契。20年来,我台无论公开或内参,既未引发一起新闻官司,也无一起报道失实事件,而且报道最后有结果、解决问题的舆论监督约占67﹪以上,这些不能不归功于检察机关和《检察日报》这群可爱可敬的检察人。
20年的风雨同舟,从彼此间的认识、了解到相伴,曾经有过迷茫,也有过喜悦,但更多的是心存感激。感谢生活,给我风雨考验这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感谢时代,让我还保持着一颗对新闻与法务的躁动之心;感谢《检察日报》,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