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仿佛是甘甜的乳汁,因为滋养着人生,所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是被人们反复地咀嚼与回味。在这种回味中,有一份报纸,不仅让我一往情深,而且成为我身边的一道风景,她就是我依恋的《检察日报》……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我本是一名县级检察院普通的文字工作者。从走进检察机关的那天起,《检察日报》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由于在文字工作中孜孜以求,2002年5月,我被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推荐,赴北京参加了《检察日报》社举办的第十一期优秀通讯员培训班。那是我人生中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最高检和报社的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和我们学员们合影留念。报社向我们颁发了《通讯员证》,赠送了《法制新闻探索》、《中国检察日报社报刊精品丛书》、《中国新闻媒介研究丛书》等专业书籍。我将那次短暂的培训看作是提高自己的绝好机会,无论是报社的编辑、记者联系实际讲授检察新闻理论和实践,还是特邀的作家谈创作体会,我都用心听,认真记,从中体会写作的妙趣,领悟文字工作者的道德和责任。尤其是群工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检察日报社,专门安排我们和报社各个部门的编辑、记者进行零距离交流,直接解答提出的问题,那份诲人不倦的拳拳之心让我至今难忘。尽管那次培训仅有短短的五天时间,却成为我平生引以自豪的一段经历,加深了我与《检察日报》的情谊,也影响着我的从检之路。
弹指一挥间,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浮躁与喧嚣,是那次培训启迪我从善如流,激励我秉持文字工作者的良知,如同战士一样,坚守在这方阵地。这些年来,有许多的大事小情可能会在疏忽中擦肩而过,但我与《检察日报》却日日厮守,假如哪一天不读《检察日报》,生活就好像缺少了什么。2006年3月,在因病住院的日子里,我天天将报纸带在身边,她那思想火花与我的心灵共鸣,消减了我的忧愁和焦虑,增强了我战胜病痛的信心。在我从检的路上,是《检察日报》始终陪伴着我,引领着我,使我学会了用新闻的视角观察生活,以理性的心态思考问题,以朴素的善心去昭示社会。随着投稿的日渐增多,许多质量上乘的新闻通讯、文学作品刊发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上。现在,我已从一名普通的文字工作者,走上了办公室主任、政治处主任的领导岗位。2009年,我有幸加入了晋中市作家协会、晋中市诗歌协会,写作活动也更上层楼。尽管世事纷扰,工作冗繁,我始终坚持笔耕,乐在其中,用手中的笔宣传着检察工作的丰硕成果,讴歌着同事们可歌可泣的模范事迹,抒发着我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之情。
春华秋实二十载,值此《检察日报》创刊20周年之际,我想说:你是我的向导,你是我的朋友,是你引领我一路向前,在人生的旅途中读到了美丽的风景。衷心祝愿你永葆青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