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当我还在象牙塔中憧憬未来的时候,在学校的阅览室,第一次翻看了《检察日报》,理论深邃的法学观点和精彩动人的检察故事让我对陌生的检察工作充满了好奇。那天晚自习,我翻看了几期《检察日报》,直到阅览室空无一人,我仍然饶有兴趣的阅读着,最后,被“迫不及待”的工作人员“赶”出了阅览室,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从那天以后,每逢去阅览室,我第一件事是将最近的《检察日报》通读一遍,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检察日报》无疑是法学前沿理论研究的阵地,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总会将《检察日报》上法学专家的观点一点点的摘抄下。随着日积月累,我对法律的理解不断增强,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掌握。那年夏天,法学系举办了一期“程序与实体”的辩论,我作为“程序优先”观点的主辩人,运用了《检察日报》上的观点将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老师和同学们都被我的观点折服。事后,有同学问我:“你的法学观点挺专业的”,我笑着说:“因为我有一个最好的老师,就是《检察日报》。”从那以后,我们法学系的好多同学都关注起了《检察日报》。
两年的时间,让我与“陌生”的检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两年的时候,我常做梦,梦见自己身着检察制服。我向往检察工作,崇拜反腐英雄。毕业很快来临,我对自己的未来要走的路很坚定,毫不犹豫的报考了检察院,如愿以偿的进入检察机关。进入检察机关后,因为经常看《检察日报》,所以对检察业务并不陌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最让我兴奋的是,院里给每个人都订阅了《检察日报》,我有了属于自己梦寐以求的报纸。工作不久,院里举行公诉辩论赛,我在辩论中运用所学的观点“对王某是否构成抢劫罪”引用例子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虽然没有最终没有获奖,却受到了市院公诉处韩利明处长在点评时的肯定。
一步一步走来,我对《检察日报》爱不释手。我最终也跨入反贪战列,通过看《检察日报》,熟知了陈海宏、龚勇等反贪英雄的光荣事迹,我时常被这些可敬的人物感动着。在反贪大军里,我只是一名小兵,然而,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在反贪战线上建功立业,成为英雄。这一切的梦想,都源于《检察日报》的宣传、感动,终有一天,它会和我的梦想一同起飞。
(作者单位:陕西省凤县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