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开始,我从事基层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从那时开始,我坚持每天阅读并研究《检察日报》,如今,我一个没有学过法律的人从《检察日报》获取了暖阳和恩泽,逐渐成长为熟悉检察业务,熟悉检察宣传、熟悉检察日报的老通讯员,每天阅读《检察日报》成为我的第一要务,为《检察日报》投稿是我最大的乐趣,每每看到自己发表在《检察日报》的文章更是心花怒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如愿以偿的满足,在我的生命中,《检察日报》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是我一生成长的不竭源泉。
其实,我是从事新闻工作的“老记者”了,从1977年毕业就进入新闻单位——鞍山电台,后来先后在省市新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主编了10余部报告文学集。但没有学过法律的我记得刚开始从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时候,却感到特别难,有的时候投了数十篇稿件也没有被采用,甚至连报缝的信息快车都不予采用。作为负责宣传工作的我不能在《检察日报》发表文章就是不称职,于是我开始绞尽脑汁,下决心研究《检察日报》。经过深入研究,我终于找到了《检察日报》的定位,于是,不但可以在《检察日报》报缝发表“豆腐块”,还可以在各个版面上发表检察动态、案例通讯、人物专访、新闻照片……而且还经常在理论版发表调研文章、在一版发表重要新闻,最让我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是我还在《检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1000余字的“大块头”,不但宣传了鞍山检察工作,而且也使我的新闻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多篇作品获得高检院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我在检察机关取得的点滴成绩都是在《检察日报》的指导下获得的,为此,我特别感谢《检察日报》给我的帮助,她就像暖暖的阳光抚育我成长,《检察日报》已经成为我一生离不开的良师益友。
喜爱《检察日报》可以说是胜过一切,从《检察日报》电子版问世那天起,每天凌晨2、3点就起床看《检察日报》电子版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有时因节假日电子版不能及时更新而郁闷,有时节假日停报而六神无主……从我从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开始,我的《检察日报》就一直保留,尽管家里地方有限,媳妇一再下最后“通牒”,竟然在上周把收废品的人找到家里准备处理,但我像保护我生命一样,保留着每一张珍贵的《检察日报》,把已经搬下楼的报纸暂存在我车后备箱里,媳妇常常不解地嘲讽我“不是档案室、图书馆,为什么要保留旧报纸?”其实她哪里明了我的《检察日报》情结,如今,近10年的《检察日报》我一张不缺,我以拥有《检察日报》而荣,以收集《检察日报》为快乐,我自己笑称自己是《检察日报》集报爱好者。
目前,我对《检察日报》的迷恋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当公务出差都要带上笔记本,每天清晨还是早早从电子版上与《检察日报》约会,每天连续不断地登陆《检察日报》投稿平台,每天乐此不疲地向《检察日报》各个版面编辑投稿,每天细细品读《检察日报》……即使任何报纸不看,也不能不看《检察日报》,宁可多忙也要抽出时间了解《检察日报》的最新资讯和信息,哪怕家里发生了突发事件也不忘学习《检察日报》这个雷打不动的特殊任务……
在我的生命和工作、生活中,《检察日报》是无法替代的良师益友,是朝夕相伴的精神知己,是提供源泉的精神食粮……
我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我眷恋的《检察日报》!祝贺《检察日报》创刊20周年!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检察院)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