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时下我国反腐已呈常态化,谁也不会提出异议。多年来,各地纪检部门一直在探寻有效的反腐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反腐手段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除了反腐招贴画、标语和影视作品,设置廉政屏保、创作廉政歌曲、发送廉政短信、制作廉政游戏、培训官员配偶的廉政课等反腐教育手段,正逐渐成为有别于传统反腐教育手段的新方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各地相继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简称“反腐基地”。
2010年,中纪委发布《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倡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意识,各地公检法机关的反腐基地开始上马(它一般由当地检察机关承办)。2013年,最高检组织了全国检察机关“百优”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评选活动,将兴建反腐基地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最高检的相关文件中,对“百优”反腐基地规定了一些硬性指标,除了展厅要求外,还必须单独建有检察长接待室、约谈室、报告厅、心理咨询室和资料储存室等。
虽说反腐算的是政治账,但说一下建立一个反腐基地的费用不菲也许并非多余。近期《看天下》杂志披露,2014年,一家名叫“三月雨”的公司(在反腐策展行业中实力雄厚),替中部某纪委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策划、提供数据资料等,合同价为4166万元。随着反腐基地的陆续上马,“反腐策展”已形成一个行业,且生意日趋兴隆。
一般而言,反腐基地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凸显一个“反腐”的主题,其大致有三个“集中展示”:集中展示党中央反腐倡廉的有关文件、政策;集中展示我国反腐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集中展示反腐大要案及当地的典型案件。作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的载体,反腐基地当要充分发挥其正能量,社会各界都会在参观过程中深受教育和启迪。在我看来,首先要接受这一警示教育的是这么三类干部——
刚考入公务员的新生代。这些人员相对年轻,有的还是刚跨出大学校门,经过考试合格进入了党和政府机构,他们对政治相当陌生,什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什么行为准则、办事原则,几乎是一张“白纸”。“白纸”既是纯洁的象征,也是最容易被玷污。让这些公务员的新生代参观反腐基地,上好反腐倡廉的“第一课”,懂得什么叫腐败,它的归宿是什么;懂得什么叫廉洁,它的要义是什么,从而使其从政就起步正、迈步稳,远离腐败。
即将升迁的官员。当下,大凡官员升迁,都会在本单位公示,倘若升为副局级的还得通过媒体、网络向社会公示。公示的积极作用自不待言,但我认为,除了公示,还得警示,使其充分认识到:你的官级升了,官位高了,权力自然也随之大了。权力越大,掌握的公共资源就越多,如果你在自律和他律两个层面轻忽约束,无视监督,那么,你离贪腐也就不远了。组织他们参观反腐基地,可以让他们从反面找到答案,可谓“殷鉴不远”呵!
身居“一把手”非得参观反腐基地不可。在各地的反腐基地中所展示的大要案中,“一把手”堕落比比皆是。何以故?拿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学建的话说:“到了我们这么一个级别的官员,已感觉不到什么约束,什么监督”。无论单位大小,只要是“一把手”,似乎他就掌握了“绝对真理”,常是说一不二,“一言九鼎”,横行霸道,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结果呢,随着民主制度的践踏,他自个儿也因为任性而堕入犯罪的泥淖。让“一把手”参观反腐基地,最重要的是使其获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