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考不过关 换届难晋升
廉政专家建议运用提拔重用、降职免职等奖惩杠杆引导领导干部道德实践
5月23日,来自浙江省市县乡换届工作新闻通报会的消息说,截至今年4月底,浙江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934个乡镇已全面完成换届工作。其中,44名干部因德的考核不过关被取消提名资格;79名干部因德的评价不高,被诫勉谈话、调离原岗位或者免职。
“德”考不过关被“一票否决”
有网友表示,在干部德的测评中,对发现的干部在德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坚决“一票否决”,是考验组织者对党和人民事业是否高度负责的一把标尺。浙江省在换届中,不但严格干部德的考察,而且特别重视对德的考核结果的应用,这一做法值得称道。
5月27日,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所长杨礼宾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浙江换届选干部‘以德为先’,是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具体化的实际做法,并且动了真格。这一举措对于那些道德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低下、道德践行缺位的党员干部无疑具有极大的警醒作用。”
河南省廉政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樊红敏认为:“浙江的做法使得干部德的考核考量更加全面真实,也为其他地方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自下而上集中进行换届。这次换届,不仅仅浙江,不少地方在选人用人时,都把“德”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少干部因“德”考不过关被“一票否决”。
江苏省淮安市在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将“德”的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4名在“德”的方面有问题的后备干部人选被取消提拔使用资格。
干部“德”考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措施
人品是处世之基,官德是为官之本。樊红敏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一些不良思想倾向也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一些领导干部的个人道德出现滑坡,比如工作中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奉献只讲个人待遇等,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非常重要。
受访廉政专家表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建设。干部“德”考,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要求和一贯措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坚持这一标准的重要性。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2011年11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杨礼宾认为,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强化道德修养,强调“以德为先”,有助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真正做到“立德修身,忠诚为民,公正清廉”;有助于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德”的考核,选好人用好人
人品官德修养是长期的、持续的、全方位的自我完善过程。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德的教育和考核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11月,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对全体公务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轮训。
杨礼宾表示,这一举措对于干部加强官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不能仅寄希望于一次轮训,而是要更加注重“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育,将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统一,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有机衔接起来。
受访专家还表示,要想使领导干部将通过教育所获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进而外化为道德践履,还必须在实践中将对德的考核落到实处,运用提拔重用、降职免职等奖惩杠杆来引导领导干部的道德实践。
“浙江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只有重视德的考核和结果应用,将干部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制度约束结合起来,才能选好人用好人,才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樊红敏最后说。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