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机关司法案例库>>关键词>>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专项监督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抗(抑)菌制剂违法经营行政公益诉讼案

时间:2023-08-11 09:07:00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机制建设

  【要旨】

  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确保抗(抑)菌制剂产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辖区内药店、母婴店、未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销售不合格抗(抑)菌制剂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情形,检察机关可以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重点关注进货环节,监督销售主体严格落实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规范销售行为。

  【基本案情】

  2022年7月,根据最高检部署开展的抗(抑)菌制剂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要求,甘肃省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嘉峪关市检察院)在开展抗(抑)菌制剂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本市21家药店、母婴店“索证”意识不强,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销售的近90种抗(抑)菌制剂,不能提供加盖原件持有者印章的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等材料,抗(抑)菌制剂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022年6月,嘉峪关市检察院现场查看药店销售抗(抑)菌制剂情况。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2年8月4日,嘉峪关市检察院发现本案线索后决定立案调查。办案组经走访现场、询问相关人员,发现经营单位不严格执行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问题突出,行政机关对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监管相对薄弱;部分抗(抑)菌制剂标签、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导致市场上的抗(抑)菌制剂安全性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2022年8月19日,就抗(抑)菌制剂经营索证不全等问题,嘉峪关市检察院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督促加强履职的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加大对抗(抑)菌制剂的监管力度,提升经营单位守法经营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在前期开展抗(抑)菌制剂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市开展抗(抑)菌制剂问题专项整治。对经营单位执行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对全市320户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摸底调查,涉及母婴用品店25户、药店169户、大型商超12户,累计检查抗(抑)菌制剂等消毒产品3351种,对检查出的不合格抗(抑)菌制剂下架处理,对存在问题的7家经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共计罚款11700元。举办消毒产品卫生知识培训班,146家经营单位212人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经营单位辨别能力和依法经营意识。

  为形成综合治理效能,嘉峪关市检察院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每月将新增消毒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及时推送至卫生健康委员会,并邀请检察机关依法监督,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提升监管质效。同年11月至12月,嘉峪关市检察院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发现抗(抑)菌制剂经营单位已全面下架不合格产品,“索证”资料完整,整改效果显著。

  【典型意义】

  近年来,抗(抑)菌制剂在市场上的品种数量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执行不严、行政机关监管薄弱等问题突出。检察机关立足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督促行业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明确经营单位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和义务,把住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交易的重点关口,切实保障了抗(抑)菌制剂市场消费安全。

[责任编辑:高文雯]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