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报告彰显中国法治力量

时间: 2016-03-31 09:23:00 作者:范建生 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分享到:

  核心提示:

  ·一年一度的“两高”报告已经形成惯例。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此次“两高”报告意义又非同一般。

  ·司法从来都不是抽象的,通过一串串数字和一个个案例,人们直观地看到了一年来“两高”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感受到了“两高”工作的显著变化。

  ·用深化改革破解司法难题,是“两高”共同的积极探讨。服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日益增长的诉求,是司法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

  连日来,代表委员热议“两高”报告,纷纷表示,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职,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一年一度的“两高”报告已经形成惯例。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此次“两高”报告意义又非同一般。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望和关切,成为“两高”报告的重点。为此,“两高”报告多次征求意见精心修改,不是为了做表明文章,而是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把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既摆成绩,也讲问题,忠诚、坦诚、热忱、务实、担当,构成“两高”报告的共同暖色调,释放出为民情怀和进取精神,赢得了代表委员的尊重、认同和信赖。 

  用事实说话,用法治的思维表达,是“两高”报告严实作风的反映。司法从来都不是抽象的,通过一串串数字和一个个案例,人们直观地看到了一年来“两高”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感受到了“两高”工作的显著变化。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司法为民,始终是“两高”报告的主旋律。人们看到,“接地气”的司法更显活力。法院检察院把维护民生民利当做头等大事,为群众依法维权敞开大门,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等方方面面,都充分发挥出审判和检察的职能作用,树立了法律的权威。可以说,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法律服务的阳光,哪里就有法官检察官的身影。一篇题为《“检察蓝”接地气,群众有“获得感”》的代表热议文章,在网上迅速流传,读来让人感到温馨。 

  用深化改革破解司法难题,是“两高”共同的积极探讨。服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日益增长的诉求,是司法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推进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都体现出司法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信息化推动司法变革一片生机盎然,“智慧法院”,“远程视频接访”、“电子卷宗”、“ 电子检务”等新做法、新概念和新思维令人耳目一新,进一步拓宽了公正高效的平台。 

  法律制定的再好,不去执行就等于一页废纸。为此,“两高”共同发力,让法律法规长出钢牙齿,不仅保持依法严惩贪腐犯罪的高压态势,而且也通过专项立案监督,公益诉讼,让涉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硬起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选择性执法的短板,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律真正起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驾护航作用,有效推动形成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环境。 

  “两高”报告,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彰显出中国法治力量。这种法治力量,通过两会的滋润,通过党和人民的检阅,正变得生机勃勃,有力地推动中国奋力向小康目标奋进。

  

专栏介绍
最新文章更多>>
·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画出新时代最大同心圆
· 积极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奏响时代最强音
· 学习廖俊波,真心为人民
· 回应社会关切见证检察时代担当
· 用理想信念支撑“看得见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