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基层快讯

辽宁抚顺新宾:公益诉讼让废旧地膜不再是“地魔”

时间:2025-07-04 09:45:32  作者:崔照明? 孟新雨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讯(通讯员崔照明 孟新雨)“检察官同志,你们看,今年我家地里的苗长得比往年都好!去年你们来的时候,这儿还能翻出不少碎地膜,经过回收处理,现在地里干净多了!”近日,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对“地膜污染整治”成效开展“回头看”,在该县新宾镇石碑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对检察官说。

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山区,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近年来,为提高地温、保墒增产,地膜覆盖技术在玉米、人参等作物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地膜厚度不达标,大量地膜残片逐年累积,不仅阻碍了水分渗透、影响了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减产,甚至还威胁到了土壤生态平衡。

2024年2月中旬,该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干警通过无人机航拍和田间走访发现,多个乡镇的百余亩耕地内存在地膜残留率高的问题,有的地块每平方米残膜量超过30克,这一数值远超《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标准。“这些地膜至少需要200-400年才能降解,若不及时清理,再过几年,这片地可能就种不出庄稼了!”当地农业专家表示担忧。

针对发现的线索,该院立即启动了调查程序。经调查发现,当地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缺位现象,未严格执行地膜“厚度≥0.01毫米”的强制标准。此外,还存在地膜回收体系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薄弱等相关问题。

同年2月底,该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全面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对涉及乡镇高标准农田内地膜未及时回收的问题进行整改,切实消除土壤污染和破坏的隐患。同时,加强对农村农用地膜的日常监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联合有关乡镇政府成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专班,建立了包保制度,积极推进和规范农用薄膜的回收处置工作,大力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同时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下架了违规地膜。

2025年4月,该院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开展了“地膜专项整治月”活动,随机对全县多家农资店进行抽查,坚决杜绝不达标地膜入市销售。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农膜市场秩序,保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6月底,该院开展“地膜污染整治”回头看工作,检察官通过日常走访和无人机航拍进行比对,发现曾经悬挂在田边树枝上、随风飘舞的废旧地膜已不见踪迹,耕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责任编辑:杨玥]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