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基层快讯

甘肃榆中:检调对接打造欠薪治理新模式,着力破解农民工追薪难困局

时间:2025-07-04 16:50:32  作者:韩万上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讯(通讯员 韩万上)“微信到账4000元!”6月26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综治中心调解室里,王桂生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到账提示,脸上露出笑容。同一时间,某广告公司负责人正将最后几笔欠薪分别转账给3名员工。这是榆中县通过“检察监督+人民调解”联动模式破解农民工追薪难困局的又一成功案例。

2025年以来,榆中县融合“五线收集”线索网络、欠薪预警模型、“履约双保险”司法确认等硬核举措,形成从线索发现、联动处置到司法震慑的全链条治理体系。目前,通过检调对接联动模式已为农民工追回欠薪26万余元,5起支持起诉案件实现“三日速解”,11个欠薪隐患通过数据预警系统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案件里的司法加速度

“干了半年电焊活,工资却拖了近两年,四处奔波讨要都没结果。”回忆起自己的追薪之路,老李仍愤愤不平。

2023年7月,老李从某建筑公司离职后,6000元工资就像石沉大海,没了音讯。直到今年3月,他走进榆中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本想着试试看,没想到检察官当天就介入了。”接到求助后,榆中县综治中心与县检察院立即启动检调对接联动模式。护薪工作室负责人、检察官吴晓燕与中心调解员兵分两路:一路实地核查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等证据;另一路向企业负责人释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

短短72小时,企业负责人便带着现金来到调解室。拿到工资后,老李特意发了朋友圈:“综治中心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

类似这样的“三日速解”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榆中县检察院受理的5起支持起诉案各具温度:刘某等5人获得10376元支持起诉款时,正值春耕时节;牛某57072元欠薪到账日,恰逢孩子开学;苟某收到的5710元调解款,解了家人医药费之急——这些被标注在工作日志里的“特殊节点”,构成了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脚。

多维治理让欠薪无处遁形

据了解,为构建“预防-处置-震慑”全链条治理体系,让欠薪问题无所遁形,榆中县率先从分众普法筑牢维权基础入手。检察官深入和平工业园区等20余家企业,举办“法治夜校”,发放《务工三明确》小手册,重点标注“明确用工主体、工资标准、维权渠道”三大要点,通过案例演示强化工人的维权意识。

在数据预警实现智能防控方面,依托欠薪预警模型,联动人社、住建部门实时监控全县用工数据:某建筑企业工资专户连续两个月低于预警线,触发橙色警报;某装修公司因用工实名率不足80%,被推送黄色预警。今年以来,11起欠薪隐患通过“预警-处置-回访”闭环机制得到化解,8家违规企业被通报,3家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与此同时,榆中县建立“五线收集”机制(窗口受理、信访数据、热线民情、网络留言、部门移送),中端处置推行“1+N”模式(1名检察官牵头,联合劳动监察、法律服务等多方力量)。创新“履约双保险”机制,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拒不执行者将面临账户冻结、刑事追责等后果。此番“组合拳”效果显著,其中一起案件从申请支持起诉到薪资到账仅用时1天。

如今,数据预警系统如“电子眼”般24小时监控风险,普法夜校似“播种机”传播法治理念,刑事追责如“高压线”般震慑不法行为,检调对接已升华为社会治理的创新样本。

[责任编辑:杨玥]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