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尤其是短视频讲好法治故事,是检察新闻宣传研究的热点课题。8月12日至17日,检察日报社第17期检察新媒体研修班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全国各地的检察新媒体骨干小编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短视频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和检察故事”。
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余名学员在5天时间里围绕检察故事的创新性表达与传播、融媒时代短视频及微短剧发展趋势解析、政法新媒体策划的系统思维、检察新媒体内容特征及实操、政法类短视频传播中的法治素养等,研习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及短视频形式增强叙事能力,讲好检察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最高检新闻办相关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央视频、腾讯新闻的多位学界大咖、业内专家,以及检察日报社优秀新媒体采编一线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丰富精彩,不仅涉及融合创新下视频节目的蜕变,也有微短剧赛道的前沿探讨,同时还有来自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基层检察院短视频传播优秀账号的“达人经验分享”等。
在培训班上,最高检新闻办公室网络宣传监管处副处长刘晓雯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解提升检察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效能的实际举措,提出要把握检察网络宣传的核心要义,创新全媒体传播方式,提高网络作品的立意、质量和运营能力,推动实现破圈层传播,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
“基层院的短视频怎么做才能圈更多的粉?”中国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淞深入分析了融媒时代下传播链条的变革,提出短视频内容要适应融媒时代特点,转变主持人的角色与语态,创作具有人格化、场景化特征的短视频,满足泛知识、泛文化需求,利用MCN模式提升内容的传播价值。
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典籍里的中国》总导演、总编剧左兴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分享了如何拓展现实题材,创新叙事手法,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阴卫芝则指出法治类短视频在法治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并表示基层检察院的新媒体工作者作为法治传播的关键实践者,不仅要传播法律知识,更要培养公众的法治情感、精神和信仰。
“此次培训邀请的行业大咖,让我们基层院的干警也领略了融媒时代发展的一线风景。”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检察院的学员潘莎莎表示,诸位大咖对前沿动态的分享,使她对于检察故事的创意策划、创新性表达、创新性传播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培训中关于内容创作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检察院的学员刘先丽表示,“无论是引人入胜的文案创作,别出心裁的剧情设计,还是富有创意的视频剪辑,都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意,但也都必须要有内容,要立足于检察工作实际。”
“检察短视频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连接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的桥梁。”来自吉林省检察院的学员黄锦表示,通过系统性课程的学习,对于检察新媒体传播的理解和认知更为深刻。
来自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检察院的学员王红雨则表示,专家大v们深入浅出的课程内容,非常贴近当前基层检察新媒体发展的需求,通过培训开拓了“跳出检察看检察宣传、干检察宣传”的思路视野,收获满满。
学员们不仅在课堂上学理论、学案例,更在线下进行实操演练。来自黑龙江沿江检察院的赵建功在课后组建直播小组,开启“检察官视频普法直播”现场实践,不仅在线上吸粉,线下也吸引了一批学员探访围观。
陕西省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的高欣雨是这“围观”中的一员,“课后还可以与各位检察新媒体战线上的战友一起交流,观摩实战演练,很能开拓视野。”
5天的培训内容密集而丰富,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参与的学员都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不仅掌握了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法治故事的新技能,也对用短视频讲好法治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在研修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检察宣传的实践中去,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法治故事,让检察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检察新媒体研修班由正义网络传媒主办,自2014年起开班。该研修班旨在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检察机关新媒体运维人员更新理念、提高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内容采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检察机关宣传人员的媒介素养,同时也是为检察宣传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检察新媒体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
作者:杨柳 张庚磊
视频:正视工作室 路纪臣 马真
摄影:翟焜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